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11章贾母出殡,棺前斩首,宝玉出走
三日后,贾母出殡。
这日天色刚刚放晓,荣国府三间兽头正门尽皆大开,而荣国府内外却鸦雀无声。
等到吉时已至,突然,哀乐大作,哭声震天。
紧接着,当前开道的两百一十六名部曲家将,骑着高头大马,当先迈出荣国府大门。
只见这些部曲家将,个个白盔白甲,头缠孝带,人人手持刀枪斧,真真威武不凡,杀气腾腾。
当先有一位部曲家将,手举铭旌,其上大书:「奉天洪建兆年不易之朝浩封一等荣国公夫人,
特赐郡王妃贾门史氏之灵柩。」
在这些部曲家将之后,则是六十四名引幡人,只见他们尽皆身着青衣,个个手里举着一杆引魂幡。
在这些引幡人之后,则是七十二位身穿孝服的彪形大汉,抬着贾母的棺,缓缓走出荣国府大门。
其后则是十六位同样身穿孝服的彪形大汉,抬着鸳鸯的棺木,紧随贾母棺之后,走出荣国府大门。
依照大乾礼制,天子丧仪,抬棺人为一百二十八人,亲王八十人,郡王七十二人,国公六十四人,依次递减,直至普通老百姓,则为八人抬棺。
贾母是荣国公夫人,依照礼制应为国公一级的六十四人抬棺,只因皇帝特旨,许贾母以郡王妃之礼下葬,故而今日为贾母抬棺之人,则是郡王一级的七十二人。
在贾母的棺,鸳鸯的棺木之后,才是身着丧服,手捧贾母灵位的贾环,以及同样身着丧服,
手持哭丧棒的贾宝玉,贾琮,贾兰等人。
那日贾宝玉看见鸳鸯自尽,看见小贾萎身亡,他口吐鲜血,生死不知,后来好不容易才救了过来,却大病不起,始终在卧床养病。
今日贾母出殡,依着贾元春和贾环的意思,本来是不打算让贾宝玉来的。
可贾宝玉拖着病体,跪在贾元春面前苦苦哀求,说什麽也要给贾母送殡。
贾元春无奈,只能答应了贾宝玉,让他今日跟着贾环,贾琮,贾兰等人一起为贾母送殡。
而在贾环,贾宝玉等人之后,却是好几顶软轿,轿子里坐着的是贾元春,林黛玉,贾迎春,贾探春,史湘云,李等宫中贵人。
在这几顶软轿之后,则是贾氏宗族的本家,在他们之后,才是荣国府以及贾氏宗族之女眷。
再然后才是荣国府大管家林之孝,以及数百名小厮仆役,丫鬟仆妇。
为贾母送殡的队伍,足足有上千人之多,前面贾母的棺,已经出了宁荣街,后面的林之孝等人,还没有走出荣国府大门。
等出了宁荣街,贾琮为贾环捧来孝盆,贾环跪地叩头,然后起身将孝盆摔碎在十字街口。
顷刻间,前来送殡之人尽皆放声大哭,贾元春,林黛玉等人也在软轿之中豪陶大哭。
一时间,哭声震天,哀乐四起,好似整个四九城,都被淹没在悲音哀乐之中。
除了荣国府和贾氏宗族的自己人,那些贾府之老亲,开国勋贵们,以及宗室成员,在京文武大臣的送殡队伍,则在宁荣街之外等候。
这些人足足有上千人之多,大轿,软轿,车马,不下于数百乘,再加上各色执事,陈设,百耍,好似一字长蛇阵,浩浩荡荡,足足摆了三四里之远,
走不多远,送殡队伍来至皇城大道。
只见大道两旁,设席张,高搭彩棚,这里便是各家路祭的祭棚。
当先第一座祭棚,便是内阁首辅李守中家的。
再然后,则是北静郡王府,东平郡王府,西宁郡王府的祭棚,其后则是六公十一侯的祭棚。
大乾开国,共有四王八公十二侯。
南安郡王郑袭坏了事,被皇帝抄了家,故而今儿来路祭的只有三家郡王府。
今儿荣国府是本家,自然不能自己路祭自己,而宁国府被皇帝夺爵抄家,故而今日只有六个国公府来此路祭。
保宁侯郭子孝罔顾皇命,杀王子腾之女,被皇帝夺爵抄家,故而大乾开国之时的十二侯,今儿来路祭的便只剩下十一家。
再往后,才是其他宗室勋贵,在京文武大臣,以及其他达官显贵之家的祭棚。
这些个祭棚,足足有上百座之多,沿着皇城大道,一路摆到了城门口。
更有五城兵马司的兵丁,将皇城大道两端戒严,军民人众不得往还通行。
只见荣国府送殡的队伍,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
而贾母之棺,每每往前走上数十步,路边的祭棚之中,便会有人上前祭奠。
依礼,贾环,贾宝玉,贾琮,贾兰等人,路过每一个祭棚,都得磕头还礼。
皇城大道两侧,足足有上百个祭棚,也就是说贾环,贾宝玉等人,得不停的跪地磕头,乃至数百次之多。
这也就能理解,贾元春和贾环,一开始为何不让贾宝玉来送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