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为了公道和正义!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咻,呼……”
    均匀的呼噜声在耳畔响起,发出声音的是万明。
    此刻是晚上十一点。
    唐烨与万明一同暗中跟着林清,来到了天陵县双水镇。
    随着林清走进一座不起眼的厂房。
    万明瞬间醒了过来,眼神变得锐利。
    “这座厂房是新建的,投资两百多万,专门生产一种建筑防火材料。法人是陈雪凝。”
    唐烨愣了一下,他知道陈雪凝不是个简单人物。
    林清此时此刻的行为很凶险!
    好比是深入虎穴。
    “等下要是出了问题,你立刻采取行动,千万要保护好......
    调查组的胜利,并未带来片刻的喘息。
    “深水”组织虽然被连根拔起,但其背后所牵扯的复杂利益网络,却远未彻底清除。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一场更大规模的“整风行动”悄然启动。唐烨和林恒被任命为中央巡视组特别顾问,负责指导全国范围内的纪律审查和政治整改。
    他们从北到南,从东到西,走遍了全国二十余个省市。每到一处,都是一场风暴。
    在东北某省,他们揪出了一个长期盘踞在地方金融系统的“影子银行”网络,牵涉数十名厅级以上干部,甚至包括一位省委常委;在西南某市,他们破获了一起涉及军民融合项目的重大泄密案,案件背后,竟牵出一位退役将领的“第二人生”;在西北某自治区,他们发现了一个以宗教名义掩盖的非法集资集团,背后隐藏的,是一张横跨政商军情的灰色网络。
    每一份报告,都是一次震动;每一次通报,都是一次清洗。
    唐烨和林恒的名字,逐渐成为腐败分子的噩梦,也成为基层干部心中的“定海神针”。
    然而,权力的博弈从未停歇。
    一次例行汇报会上,唐烨注意到,中纪委一位新调任的副主任,对“整风行动”的推进节奏提出了异议。
    “我们不能只靠查案来维稳。”那人语气沉稳,“有些事情,得讲究策略,不能一棍子打死。”
    唐烨淡淡一笑:“你是说,有些事不该查?”
    “不是不该查,而是得讲究时机。”那人目光沉稳,“有些干部,虽然有瑕疵,但他们的存在,对稳定大局是有益的。”
    会议室的气氛顿时凝重。
    林恒缓缓开口:“如果为了稳定,而容忍腐败,那这个稳定,是假象。”
    那人不语,只是微微一笑。
    会后,唐烨和林恒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警觉。
    他们知道,这场战斗,远未结束。
    不久之后,中央召开了一次高层会议,主题是“新时代的干部队伍建设”。
    唐烨作为特邀代表,在会上做了一个长达四十分钟的发言。他从“深水”案件谈起,剖析了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隐性腐败”、“制度性漏洞”、“权力监督真空”等问题,并提出了“透明化治理、制度性监督、动态化评估”的三大改革建议。
    发言结束后,会场沉默了片刻,随后爆发出热烈掌声。
    但唐烨知道,掌声背后,是更深层的博弈。
    会后,他被一位中央领导单独召见。
    “唐烨,你知道你今天说的话,意味着什么吗?”
    “我清楚。”唐烨平静答道,“但如果不讲,将来的问题会更大。”
    那位领导沉吟良久,最终点头:“你是个有担当的人。但也要记住,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明白。”唐烨微微一笑,“但我愿意做那个先迈出一步的人。”
    回到办公室后,林恒已经等在那里。
    “你怎么看?”林恒问。
    “风来了。”唐烨道,“这次,我们可能要面对的,是体制内部的真正阻力。”
    林恒沉默片刻,点头:“那就迎风而上。”
    不久后,唐烨被正式调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负责干部制度改革与监督机制建设。
    而林恒,则被调往国家监察委员会,担任调查监督局局长,负责全国重大案件的督办与制度完善。
    他们的角色,从“执行者”逐步转向“设计者”。
    但与此同时,他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有人开始在内部会议上质疑他们的“激进改革”;有人在媒体上发表文章,批评“反腐过度”;甚至有人在高层圈子里放出风声,称“唐烨和林恒太过锋芒,不宜久居要职”。
    面对这些声音,唐烨始终沉默。
    直到有一天,他在一次干部座谈会上,被一位老干部当面质问:“你们这样查下去,是不是要把所有人都查一遍?难道现在的干部队伍,就没有一个干净的?”
    唐烨没有回避,而是缓缓说道:“我们不是要查所有人,而是要让所有人明白,权力不是私器,而是责任。”
    “可你们这样查,会不会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