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31章 扣大棚技术,全县城协同发展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卷第431章扣大棚技术,全县城协同发展(第1/2页)
    时间飞快。
    连续陪了卡捷琳娜一个星期。
    脸色红润,重新恢复活力的卡捷琳娜这才依依不舍的坐上了回程的火车。
    而就在陆永尚颤抖着走出房间,刚到招待所大厅的时候。
    一通专门找他的电话打到了这里。
    就当陆永尚接听的瞬间,原本就颤抖的双腿,再次得瑟了一下。
    那电话里传出来的声音,分明就是他的正宫娘娘。
    这尼玛,刚刚为国争光,与外国人不眠不休大战三百回合。
    这就被抓包了?
    “老公咋的了?你怎么不说话了,说好的一个星期打一个电话呢?
    要不是婶子告诉我,我都不知道你在招待所呢!”
    卢玲灵声音带着一丝嗔怪,不过更多的还是对陆永尚的想念。
    “我。。我这不忙么。”陆永尚找了一个所有男人都会找的理由,接着急忙甩锅。
    “着你要找刘书记了,要不是他们缺少外汇,我哪能这么辛苦。”
    “哼!就你会说,怎么想不想我呀,今年过年能过来看我么?
    快放寒假了,本来我想去看你的,但是老师说年根底下有一个科研会,
    想要领我去,来的是小日子那边的技术员,想到你的嘱咐,我就没有拒绝。”
    卢玲灵说到这感觉一阵委屈。
    两人距离实在是太远了,而且在北方住习惯的她,实在接受不了魔都冬天的湿冷。
    不管穿多少棉衣都扛不住。
    好在她现在住在家里,听说在学校住宿舍的同学都得冻疮了。
    而且大部分都冻感冒了,一个个都商量着偷摸在宿舍加火炉子呢。
    这个陆永尚也嘱咐过了,那玩意极容易一氧化碳中毒,千万别根他们这种脑子的人搅合在一起。
    “行呀,今年过年就去你那边过!这事就这么定了,不过千万别跟我大哥说哈。”
    他最接受不了这种无能为力的局面,卢玲灵要是感伤了,他也无法在身边陪伴。
    还是开个玩笑将这事儿叉过去比较好。
    “嗯呢,嘿嘿,我不能说,那咱们就这么定了,对了最好把文心和孩子一起带回来,他父母那边有信了,
    要是可以,我年前把她家的老房子一起买回来。”
    卢玲灵别看离得远,但一直掌握者家里的财政大权。
    除了必要的支出,大部分的存款都寄了过去。
    就连汇款单都赞了整整一个抽屉。
    卢玲灵在那边也没有闲着。
    投资的商铺一个接着一个,而且都连成了片。
    这个时候,魔都可是全国开放的先驱者。
    这个时间点要是抓不住机会,那可就白白错过了。
    “行,你就看着买吧,这事你自己决定就行。”
    两人又说了许多情话,虽然说这时候的电话费是双向的。
    不过都知道陆永尚的情况。
    他在这边打电话根本就不用交钱。
    直到聊完了情感,卢玲灵才想起来另一件正事。
    “那个,我爸,也就是你大哥说,那个塑料布应该邮寄到了,全魔都的所料布都给邮了过去,
    我们还跟塑料厂签约了,只要你需要,都以最低的价格出货。”
    “行,那我找人去接。”
    一听到塑料布,陆永尚可来了精神。
    这几天的冬围活动让各个村子都相互熟络起来。
    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面积的种植地划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431章扣大棚技术,全县城协同发展(第2/2页)
    不过,这些原本都是种粮食的,这么一来,粮食的收入不达标。
    很难跟上面交代。
    所以陆永尚才拜托卢玲灵在魔都采购了一批塑料布。
    一来可以用作三部落的果树嫁接。
    二来则让各个村子,大队发展大棚种植,这玩意说难不难。
    说简单也需要一定的技术,不过这对于现在的农民来说并不是难题。
    没有化肥,土地干涸,温度寒冷,这些都打败不了劳苦的农民。
    就一个温室种植技术,还有白文心在书上学到的知识。
    两者结合,绝对是没问题的。
    很快。
    回到家的陆永尚就先用自己的园子做起实验。
    可还别说,从搭建大棚起就开始出了问题。
    后世用的钢材在这个时候可真贵得很。
    王德清无奈,又偷偷的给陆永尚批了一部分的采伐任务。
    接着王小龙这个二代从省里争夺老虎肉回来后。
    又解决了他的第二个难题。
    就是煤的问题。
    要知道,鸡西那边可是煤矿产出全国都排得上的地方。
    陆永尚只是用作温室大棚的那点玩意。
    王大龙拉拉点过来就够了,甚至连手续都不用。
    不过陆永尚还是想跟王大龙签订合约。
    煤矿这种物资,以后会用的越来越多,这个时候有了正式得合约。
    也不会再之后出现问题。
    等大棚建完,三部落林场就跟旅游景点似的。
    每天都有不少领导过来参观。
    各个大队和林场都拍来了学习的人员。
    一个个带着小板凳,在冬日温暖的大棚下,学习大棚搭建技术。
    还有果树嫁接。
    另一边则都是大队中的劳模,原本闲置在家的他们,竟然能在冬天感受种植得快乐。
    “天呢我好像在做梦,这土地竟然是软的,这可是冬天,种啥不行呀!”
    “是呀,还能透进来阳光,我这穿着棉衣都感觉热呢。”
    “哈哈哈,我家有葱苗,还有发芽的土豆,一会就弄过来,你们哪个村子有化肥和长毛的苞米面,一起弄过来,这肥料可不能少呀!”
    “。。。。。”
    陆永尚在两边来回送水,可别小瞧这些蹲在地上的农民和工人。
    别看他们没有文凭,也没有什么科研的能力。
    但就凭借着经验一点点的推敲。
    可让全国不少人吃上了饱饭。
    种地这边全都是男人。
    而嫁接技术的学习可就是妇女了。
    这活还真就要女人干。
    女人心细,嫁接后容易活。
    而林场的妇女则在王盼弟那边开始研究成衣缝制。
    一台台缝纫机踩的飞起,王盼弟手艺好,教起来也耐心。
    更不用说这个年代的书本是真的可以教会人知识。
    每一个针脚都标注得十分清楚。
    至于二婶子和二叔,也被陆永尚拉了过来。
    二婶子负责带孩子。
    二叔则拉了王忠等几个年轻人。
    开始根据卡捷琳娜的图纸研究家具定做。
    木器厂也支持了几个木匠过来。
    可以说从冬围结束之后,林海县下面的所有林场和大队就没有一个人闲着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