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张说拱手道:“公主英明。”
于是,太平公主下旨,命王忠嗣镇守吐蕃,统率驻军,安抚百姓,招降贵族。
王忠嗣接到旨意,心中亦有思量。
“吐蕃虽归附,但人心未定。若我镇守此地,或许能真正安定吐蕃,使其归心于大唐。”他低声喃喃。
郭子仪问道:“将军,公主命你镇守吐蕃,你可愿留下?”
王忠嗣点头:“我愿留下。吐蕃虽为边陲,但若能安定,便能成为大唐西部屏障,护我大唐安宁。”
郭子仪拱手道:“末将愿随将军镇守吐蕃。”
王忠嗣微笑:“好。有你在,我便无后顾之忧。”
于是,王忠嗣正式镇守吐蕃,设军镇,修城池,安抚百姓,招降贵族,吐蕃局势逐渐稳定。
而长安之中,太平公主亦未松懈。
她深知,吐蕃之战虽胜,但大唐内部亦有隐患。她召集心腹大臣,商议朝政。
“吐蕃已定,但朝中权臣仍多,若不加以制衡,恐生变乱。”她沉声道。
张说点头:“公主所言极是。如今朝中,李林甫、杨国忠等人权势日盛,若不加以遏制,恐危及公主大计。”
太平公主微微一笑:“无妨。我自有安排。”
她缓缓起身,目光坚定:“这一局棋,我大唐,不会输。”
风雪中,大唐的命运,仍在继续书写。
王忠嗣镇守吐蕃,已有三月。高原之上,风雪依旧,然城池已初具规模,百姓渐安,贵族归心。王忠嗣以铁腕之手段,恩威并施,既安抚吐蕃旧族,又设立军镇,派遣唐军驻守要地,使吐蕃真正归附大唐。
然而,吐蕃虽定,隐患仍在。
某夜,王忠嗣于军帐之中,翻阅军报,眉头微皱。案上一封密信,字迹潦草,内容却令人不安。
“吐蕃旧贵族,暗中勾结吐谷浑残部,欲图反叛,已遣使往西域求援。”
王忠嗣沉思良久,心中已有警觉。吐蕃虽归附,但旧贵族心怀不满者仍不在少数,若不及时处置,恐生大乱。
他当即召见郭子仪。
“子仪,吐蕃内部不稳,有贵族暗中勾结吐谷浑,意图反叛。”王忠嗣将密信递予郭子仪,“你可愿率军,前往西南诸部,查明真相,必要时,予以镇压。”
郭子仪接过密信,面色凝重:“末将愿往。”
王忠嗣点头:“此行需谨慎行事,不可轻动干戈,亦不可放任不理。若遇叛乱苗头,当断则断。”
郭子仪领命而去,率精兵三千,连夜出发,直奔吐蕃西南诸部。
而王忠嗣则亲自坐镇王城,调兵遣将,以防不测。
与此同时,吐蕃贵族之中,一场密谋,亦悄然酝酿。
吐蕃旧贵族,以大相之子赤松德赞为首,暗中联络吐谷浑残部,并遣使往西域,欲联合突厥、吐谷浑,共抗大唐。
“王忠嗣虽强,然孤军深入,吐蕃人心未定。若我等联合西域诸部,共起兵,大唐必难应对。”赤松德赞在密室之中,低声说道。
身旁一名年长贵族皱眉道:“然大唐军力强盛,若王忠嗣率军镇压,我们恐难抗衡。”
赤松德赞冷笑道:“王忠嗣虽强,但如今兵力分散,郭子仪已被调往西南,王城守军不足五千,若我等起兵,先夺王城,再联络西域,便可占据先机。”
众人闻言,皆露出犹豫之色。
“此事,还需谨慎。”一名贵族低声说道,“王忠嗣为人谨慎,恐早有防备。”
赤松德赞冷声道:“若不趁此时机起兵,待大唐彻底掌控吐蕃,我等便再无翻身之日。”
最终,众人达成一致,决定起兵。
夜色沉沉,风雪呼啸,吐蕃贵族暗中调动私兵,准备夜袭王城。
而王忠嗣,早已察觉异动。
他并未声张,而是暗中调兵,设下埋伏,只待叛军自投罗网。
夜半,赤松德赞率私兵悄然逼近王城,意图趁夜突袭。
然而,刚至城下,便见城门大开,一队唐军骑兵如猛虎下山,杀出城外。
“赤松德赞,尔等叛逆,竟敢谋反,罪无可赦!”王忠嗣亲自率军出战,手中长枪寒光闪烁。
赤松德赞大惊:“王忠嗣竟早有防备!”
话音未落,唐军已杀至眼前。
王忠嗣一枪刺出,直取赤松德赞咽喉,后者仓促迎战,却被王忠嗣一枪挑落马下。
“拿下!”王忠嗣一声令下,唐军士卒迅速围上,将赤松德赞擒获。
其余叛军见首领被擒,纷纷投降。
王忠嗣冷冷扫视众人,沉声道:“叛乱者,斩!首恶者,押解长安,交由朝廷处置。”
此役,王忠嗣以雷霆之势,迅速平定吐蕃贵族叛乱,震慑四方。
吐蕃各地贵族闻讯,纷纷上表归顺,再无异心。
而此时,郭子仪亦在西南诸部,查明吐谷浑残部与吐蕃贵族勾结之实,并率军突袭,一举歼灭吐谷浑残部,斩其首领,彻底肃清吐蕃西南隐患。
王忠嗣接到战报,心中稍安。
“吐蕃,终于真正归附大唐。”他低声喃喃。
而在长安,太平公主亦收到捷报,神色平静。
“王忠嗣果然不负所托。”她轻声道。
张说拱手道:“公主,吐蕃已平,大唐边疆可保百年安稳。”
太平公主微微一笑:“吐蕃虽定,但朝中隐患仍在。若不加以整顿,恐生变乱。”
她缓缓起身,目光坚定:“这一局棋,我大唐,不会输。”
风雪中,大唐的命运,仍在继续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