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改革。
这些改革若是没有问题,很有可能就要适用于来年开春的恩科。
杨易微微一笑。
“回?天后娘娘,刚刚这殿试制度微臣还没有说完。”
“这殿试排名之后,既然是排名就必须要增添些彩头,否则如何能够刺激这些考生们的积极性呢?”
“微臣以为,殿试的第一名应该改为状元,科举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此三名列为一甲,并给予更高的赏赐和荣誉,殊荣无限,如此那些考生才能够努力进取。”
如今的大唐自然没有状元的说法。
大唐科举考试的第一名称状头。
这些荣誉称号当然是要附加上去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只要能够考到殿试的第一名就能够得到风光无限的状元荣誉称号,闻名天下。
这份荣誉足以刺激那些考生拼命进取。
武皇后闻言眼睛一亮,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你说的不错,这些人本就是为了名利而来,若是分个三六九等,反而是能够让他们努力,就按你说的。”
杨易微笑,随即又道:“除了此次恩科乃是为朝廷选拔官员,但是朝廷除了文官之外还有武官。我大唐以武立国,以文治国,虽然文官的作用很大,但是武官也是必不可少。”
“而以往武官选拔的途径要么是从世家子弟中选拔,要么是军功入仕,或是在军队基层提拔人才。但是这些筛选的效率都太低了,既然文科文官能够通过恩科来选拔,为何武官不可呢?”
这话一出,殿内顿时安静下来,一边无所事事的李旦闻言也是一愣,有些惊讶地看了一眼杨易。
武皇后陷入沉思,沉吟片刻,深以为然地点点头道:“你说的不错。我大唐需要文武治国,既然文官可以通过恩科选拔,武官自然也可以。”
杨易点头笑道:“所以微臣以为此次恩科之后朝廷可开创武举,以骑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项目作为考试内容,以及对军事上的一些见解作为衡量的标准。民间不缺乏优秀的武官种子,这些人才若是能够通过
武举做官,必然会对朝廷歌功颂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说的委婉,但是武皇后立马就懂了,这是去笼络那些贫寒出身的百姓。
这些人没有家族依靠,若是选拔入朝廷只能依靠皇权,是最好控制的。
旁边的太平也是连忙支持自己的情郎:“我大唐正是需要优秀的人才,那些凭借家族背景的武官将领,若是草包将会给我大唐带来巨大的损失,大非川之战郭待封的事情如今历历在目。与其让这些人做大唐的武官,将军,还
不如从民间选拔,这些人吃苦耐劳,又愿意学习,必然能够成为我大唐未来的中流砥柱。我大唐如今比不得开国时期的将星无数,军队之中青黄不接,完全可以开创武举来选拔人才。”
武皇后微微颔首,眸中闪过思索之色,瞥了他一眼,红润的唇齿轻启:“可。”
旁边的李旦心里有些郁闷,明明他才是皇帝,但是武皇后丝毫不考虑他的意见,国家大事完全一手决定。
虽然之前他已经想好要做好一个傀儡该做的事情,不过真到了这份上,难免有些不甘心。
不过这样的怨念也只是在心里一闪而过,毕竟他毫无自己的势力可言,只能够依靠武皇后,眼下当然只能是做个傀儡皇帝。
杨易拱了拱手:“除此之外还有两条,微臣称之为南选制度和糊名法。”
武皇后一愣,眉头微微蹙起:“南选制度?糊名法?”
她有些不明所以。
杨易解释道:“我大唐长安繁华似锦,抵得上偏远地区的十个州,长安受教育的人也是更多。让那些偏远地区,教育资源贫瘠的百姓跟这些教育资源丰富的考生互相竞争着实是有些为难他们了。”
“微臣的南选制度便是在当地另设科举选拔官员,一方面便是照顾南方的考生,提供更多的入仕机会。另一方面也以免我大唐朝堂上尽是北方学子,结党成朋。”
“另外这糊名法,便是在考卷上将考生的名字用纸条糊上去,以避免考官与考生徇私舞弊的可能出现,其次,这些考生的卷子让另外一批擅长同一门的吏员专门誊抄一遍,他们擅长的书法相同,也就避免了有人能够通过字体
认出相熟的考生。”
“如此一来,便能够达到最公平、筛选真正人才的地步了。”
武皇后凤眉一挑,心里有些惊愕的看着杨易。
这名和誊抄的法子,真够绝的。
大唐创办科举至今,也不算太久,舞弊之风不绝。
但是杨易的这个法子却能有效从根源上杜绝。
即便是有人贿赂考官,但是如果连考生的卷子都认不出来,也就无法作弊了。
武皇后抚掌而笑。
“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