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中隐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那边郑綮走了,官印绶带统统留在了衙署,他把自己画好的庐州山水形势图也留了下来,只带着一头毛驴,两匣书,两个仆奴走了。
    在庐州的三年,他的确没贪过一分钱,没纳过一次妾,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庐州...
    春闱放榜那日,长安城内万人空巷,太学门前更是人头攒动。陆崇康与几位同窗早早赶到,站在人群最前排,仰头望着榜文,心跳如擂鼓。
    榜单缓缓展开,墨迹未干的字迹在晨光中熠熠生辉。陆崇康的目光在密密麻麻的姓名中游走,终于,在榜尾处,他看到了自己的名字??“陆崇康”。
    那一刻,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连忙揉了揉眼睛,再定神望去,那两个字依旧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在向他微笑。
    “中了!你中了!”身旁的同窗激动地拍着他的肩膀,声音几乎要压过人群的喧闹。
    陆崇康怔怔地站在原地,良久,才缓缓跪倒在地,朝着赵怀安府邸的方向重重叩首:“学生……中了。”
    消息传到节度使府邸时,赵怀安正在书房批阅军务。赵八匆匆赶来,满脸喜色:“节帅,陆公子中了进士!”
    赵怀安放下朱笔,抬眼望向赵八,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好,总算不负此番心血。”
    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长安城,心中却并不轻松。进士及第,对陆崇康而言,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当夜,赵怀安设宴为陆崇康庆贺。府中灯火通明,宾客盈门,张龟年、李长史等心腹皆到场祝贺。陆夫子更是激动得老泪纵横,连连向赵怀安叩首谢恩。
    陆崇康亦是百感交集。他起身敬酒,声音哽咽:“若无节帅提携,学生今日焉能登科?此恩此德,学生永世不忘。”
    赵怀安举杯轻啜,微笑道:“陆兄,你今日之成,乃自身勤勉所致。我不过为你铺路,真正走上去的,是你自己。”
    众人纷纷附和,席间气氛热烈。然而,赵怀安的目光却始终带着几分深沉。他清楚,陆崇康虽已登科,但若想在朝堂立足,仍需经历重重磨砺。
    果然,几日后,朝廷举行殿试,陆崇康被安排在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虽非头名状元,但能在众多士子中脱颖而出,已是不易。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陆崇康的仕途将一帆风顺之时,朝中却突然传出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李德昭因“结党营私、私通藩镇”之罪,被贬出京,外放为岭南节度使。
    此事震动朝野,不少人纷纷猜测,这是新任宰相王仲甫对李德昭一党进行清洗的开始。而陆崇康,因曾受李德昭赏识,一时之间,也成为众矢之的。
    朝中有人上奏,称陆崇康“攀附权臣,心术不正”,请求取消其进士资格。一时间,陆崇康的名声再度陷入危机。
    赵怀安闻讯,立刻入宫面圣,力保陆崇康。他在御前陈词:“陆崇康虽曾得李德昭赏识,然其才学皆出于自身,与党争无涉。若因一人之过,而废一才子,恐寒天下士子之心。”
    皇帝沉吟良久,最终采纳赵怀安之言,未予追究。但陆崇康的仕途,也因此受阻,未能如愿入翰林院,仅被授以秘书省校书郎之职。
    陆崇康得知后,心中颇为失落。他原以为,进士及第之后,便可一展宏图,未曾想竟会遭遇如此波折。
    赵怀安察觉他的情绪,便将他召至书房,语重心长道:“陆兄,仕途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今日虽未得高位,但只要勤勉自持,终有出头之日。切莫因一时挫折而灰心。”
    陆崇康低头沉思,许久,才缓缓点头:“学生明白。”
    赵怀安又道:“你如今在秘书省,虽只是校书郎,但却是天下典籍汇聚之地。若能潜心钻研,广结贤才,日后未必不能青云直上。”
    陆崇康听罢,心中豁然开朗。他郑重向赵怀安叩首:“学生谨记节帅教诲,定当勤勉自励,不负所望。”
    自那以后,陆崇康每日早出晚归,埋头于秘书省之中。他不仅精研经史,还时常与同僚切磋学问,渐渐在士林中赢得口碑。
    赵怀安见状,心中亦感欣慰。他虽身在节度使府,却始终关注着陆崇康的一举一动。每当陆崇康在朝中有所建树,他便暗自点头;每当陆崇康遭遇挫折,他便适时指点。
    转眼间,三年过去。陆崇康因在秘书省表现出色,被调入翰林院,担任翰林学士。他的仕途,终于步入正轨。
    而赵怀安,也在这三年中,逐渐将手中的权力交出,准备归隐田园。他深知,自己虽曾为节度使,但终究不是长安之人。而陆崇康,才是这片土地上真正的主人。
    临别前夜,赵怀安设宴为陆崇康送行。席间,陆崇康眼含热泪:“节帅,若无您当年提携,学生今日焉能至此?此恩此德,学生永世不忘。”
    赵怀安轻轻一笑,举杯饮尽:“陆兄,你已长大,我亦该退场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