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哐!”
“哄!”
郭从云抓着船轩,身体一阵摇晃,随后座舰便压在了河滩上,他推开旁边扶着他的牙兵,嘶声大喊:
“继续!”
话落,身后的船只开进了汶水右侧的支流,然后猛然冲向了右...
**一百零五**
次日清晨,广州府衙议事厅内。
徐瑶身着素袍,神色冷峻,立于堂前。李文远、刘岩、雷州守将陈允等将领皆已列席,气氛凝重。
“诸位,昨日我收到一封密信,来自长安。”她缓缓开口,语气平静,却透着一丝寒意,“崔胤借天子之名,命我即刻入京,担任兵部尚书一职。”
众人闻言,皆是一震。
李文远皱眉道:“大人,这明显是调虎离山之计。崔胤此人素来心机深沉,此举必是意图削弱您在岭南的势力。”
刘岩冷笑一声:“他怕是做梦。岭南军政皆由大人一手整顿,岂是他一封诏书就能夺走的?”
徐瑶目光扫过众人,缓缓点头:“你们说得不错。岭南乃我等根基,岂能轻易放手?更何况,朱温虽暂退,但其野心未灭,岭南仍处风口浪尖之上。我若离开,岭南必乱。”
陈允沉声道:“大人,若不奉诏,恐被扣上抗旨之罪,届时朝廷必有动作。”
徐瑶神色沉静:“我自会应对。但在此之前,必须稳住岭南局势。”
她顿了顿,目光坚定:“我决定,暂不奉诏,同时派遣使者前往蜀中,与王建修好,寻求盟约。若能得其支持,即便朝廷生变,我等亦有外援。”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李文远道:“大人高见。王建虽据蜀中,但素来与朱温不睦,若能结盟,确实可为岭南添一强援。”
徐瑶道:“此事由你亲自去办,务必谨慎行事。”
李文远拱手应命:“属下明白。”
徐瑶又道:“另外,我将修书一封,命人秘密送往幽州,联络卢龙节度使刘仁恭。此人虽反复无常,但若能与我联手,亦可牵制朱温。”
众人皆知,徐瑶此举,已非单纯守土之策,而是开始布局全局。
**一百零六**
数日后,长安。
崔胤府邸,夜色沉沉。
崔胤身着锦袍,端坐书房,手中正把玩着一枚玉佩,神情阴郁。
“徐瑶竟敢抗旨不赴京,真是胆大包天!”他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看来,是时候让她知道,什么叫朝堂之上,天子之下,皆有规矩。”
身旁幕僚低声问道:“大人,是否要上奏天子,责其抗旨?”
崔胤摇头:“天子对徐瑶颇为信任,贸然弹劾,恐反被其制。不如另寻他法。”
他沉思片刻,缓缓道:“传我命令,命岭南监军张承业,设法调查徐瑶在岭南的军政之事,务必找出其逾制之处。若能掌握其把柄,便可借天子之手,将其调离。”
幕僚点头:“属下这就去办。”
崔胤嘴角微微上扬,眼中寒光闪烁:“徐瑶,你纵然再能,终究只是个女子。岭南,终究不是你能掌控的地方。”
**一百零七**
岭南,广州府。
徐瑶已命人加强各营防务,并亲自巡视潮州、雷州、韶州等地,稳固军心。
与此同时,她亦加强与各地豪族的联系,以稳定地方。
某日,她召集岭南各大士族家主于府中议事。
“诸位,岭南虽地处南疆,但富庶之地,历来为各方觊觎。如今朱温虽退,但其野心未灭,朝廷亦有纷争。若无稳固之根基,岭南恐难久安。”
她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坚定:“我徐瑶虽非岭南人,但自入岭南以来,一心为公,从未私取一毫。今日请诸位前来,是想与诸位共商大计,共保岭南。”
众家主皆知徐瑶手段,亦知其在岭南之威望,纷纷表态支持。
“徐尚书所言极是,我等愿与大人共进退。”一位年长士族拱手道。
“不错,岭南若乱,我等亦难独善其身。”
徐瑶满意点头:“诸位能如此明理,实乃岭南之幸。我亦承诺,岭南军政,皆以保境安民为先,绝不扰民。”
众人皆感安心,气氛融洽。
**一百零八**
数日后,徐瑶收到李文远自蜀中传来的密信。
“王建已答应与岭南结盟,愿互为援手。然其亦提出,若将来岭南有变,愿徐尚书能助其一臂之力。”
徐瑶阅后,微微一笑,提笔回信:“愿与王公共进退,若将来有变,岭南必鼎力相助。”
她心中明白,王建此举,既是结盟,也是试探。但她亦知,若能稳住王建,岭南便可多一强援。
与此同时,她亦收到幽州刘仁恭的回信,言称愿与岭南互通有无,共抗朱温。
局势,正悄然变化。
**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