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献镰刀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进城了。里正地立马给众人办验(相当于身份证)和传(相当于单位介绍信)。黑山看到铁匠壮也在看热闹,便对他说可以把镰刀大批量打制出来,先优先保证给本村村民用才可以往外卖!交代完便和众人便向县城出发。
    张家村离桐柏县城有一百多里地,半夜到大河乡亭凭验和传在亭内休息一晚上,第二天早上继续赶路,中午就到了县城。
    一到县城田典立刻报告给了县令和县丞,县令和县丞同样也找了一块熟透的稻田,找来两个官仆,分别试了一下,果然速度快了好几倍。
    县令马上命令道:“将这几样东西立马装车,田典会同县粮曹率十名县丁送到郡治向郡守滕汇报。张家兄弟暂留县工坊指导县工师赶制新式镰刀和打谷桶!里正及其他众人先回到张家村准备秋收,另派两个官仆随他们回去代替明和张山两兄弟收割庄稼。通知县工坊所有工师和官奴,暂时停止其它东西的任务,全力生产镰刀二千把,打谷桶一千套。通知县丁和各亭邮传,随时准备,工坊一生产出来,立马送往各乡里,先远后近,争取秋收时,全县有一半的村民能用上。”
    秦国每一个县都有一个工坊,一个工坊内一个大工师兼工坊令,管着若干个木木工师、铁工师等,每个工师下有铁匠、木匠、石匠、皮匠,多的数百人,少的有数十人。每个工匠还配有数名或数十名官仆。桐柏县临近楚、韩,县工坊规模比较大。有二百多工匠负责兵器和农具。
    黑山感叹,秦国官吏办事效率这么快,才刚到几个时辰,县令已经准备将东西推广到全县各个乡、里了!
    晚上黑山兄弟被县里官吏安排住在县馆驿里,县府官吏特地交代馆丞说,这俩人是县令安排来这里住几天的!要好生招代。馆丞听说是县令的安排,立马热情又认真的帮两个人登记了验和传,安排他们住进一个房间,房间摆设简洁,却是县级的吏员才能住的房间,一会儿便有官仆抬来浴盆提来温热的洗澡水。兄弟俩刚洗完澡,官仆又送来一大桶米饭,一盆炖肉,一盆青菜,一盆汤,份量十足。好久没有吃过这么好的东西了,兄弟俩放开肚皮,可劲造,竟然也把所有的饭菜和汤全部吃光。
    第二天第一批镰刀和打谷桶赶制出来了,其中十套优先安排给张家村。
    白天,二哥明比较老实,留在县工坊和工师们一起做打谷桶。十来天下来,他的手艺和勤劳都被所有的工师认可了。黑山每天只是象征性的在工坊里走一圈,看看工坊里的铁匠们做的镰刀,就跑到城里四处闲逛,饿了就回馆驿吃饭!由于饭菜里油水足,几天下来,竟然胖了好多。
    半个月后,工坊已经完成了县令布置的任务二哥明带着黑山向工师们辞行。
    “我们已经向县主吏掾保举了你做县工坊木工工师,估计过几天就有消息。”工坊令对明说,“希望到时候你不要推辞。”
    “工坊令如此抬爱,我愿意效劳!”二哥听了,十分高兴地答应下来。他在这几天已经了解到,一个工师每月不但有六百钱工钱,农忙时,还有一个官仆帮忙干农活。关键是户籍可以改成工匠,再也不用服徭役。
    兄弟俩离开了工坊,高高兴兴地回家。一路上二哥明的心情十分兴奋,眼看兄弟俩“公士”又要到手,家里又将多出来二顷水田,自己又有可能当上工师,一个工师管着好几个工匠和几十个官仆,已经可以算是斗食小吏了!
    “三弟,你今后有什么打算?”二哥明突然问黑山。
    “二哥,我想好了!先学文再从军,三十岁以前我要封侯拜将!”黑山毫不犹豫地回答。
    “封侯,你别做梦了!那是贵族们才有的特权!读书,倒是正经的,咱们家也该有个读书人了!”二哥明自言自语道。
    秋收刚忙活完,秦国的岁首(新年,每年十月初一)就要到了,虽然张家村的人还没过过这个节日,但因为今年少交了近一半的租赋,家家户户留下足够的口粮,又卖了些余粮,家里有钱又有粮食,生活有了希望。秦国平时禁止百姓喝酒,只有节假日才开禁。因此,村里人也开始张罗起来,男人们结伙上山猎野猪,女人们都在忙着扯布做新衣裳,老人们也在商量着,准备在岁首的时候闹一闹社火。人们都在感叹:以前租赋太重了,日子过得太紧巴了,三十年没有闹社火了。还是大秦好,才几个月就让无数象张家村这样的村子泛然一新,充满勃勃生机!
    在这难得的农闲日子,母亲和大嫂买了两匹布料,忙着为全家人各做两套新衣裳。黑山和大哥光、二哥明在改造后山的一个废弃的砖窑,准备用来烧制后世的陶制烟囱。这个砖窑是韩国贵族张氏修建村东头的山庄时挖的,用来烧砖建山庄用,已经废弃多年了。黑山对大哥说:“垒灶没有什么技术,许多人一看就会,我们把废弃的砖窑改成烧烟囱的陶器窑,烟囱烧出来,以后不管哪家垒灶,都会来找我们买烟囱,也给村里人一个农闲时赚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