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姑和姑父在樟树村待了一整天,周二下午,两人一起来到县城,来到陈启山家,又去了陈梅香家里。
晚上,陈启山家聚餐,陈梅香一家都来了,陈老四带着程佳欢过来,陈大茂和爱国以及满仓也一起过来了,还有陈小...
酒席办完后,铺子里的气氛比以往热闹了许多。街坊四邻纷纷来道贺,都说李记家常菜这回算是真正立住脚了。邹娟琦站在柜台后,一边收拾账本,一边笑着应和着来往的熟人。她脸上的笑容比从前多了些,但眼神里仍藏着一丝疲惫。
“姐,我来吧。”陈老三从厨房走出来,手里端着一盘刚出锅的炒青菜。他现在已经开始能独立完成几道简单的家常菜,虽然火候还欠些火候,但至少已经能帮上忙了。
邹娟琦点点头,把账本合上,抬头看了他一眼:“你最近可真是下功夫了。”
陈老三笑了笑,把菜端到桌上:“娘教的菜,总得学会才行。”
两人正说着话,门口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七妮背着书包冲了进来,脸上满是兴奋。
“娘!哥!我考上县重点中学了!”她一边喊,一边把通知书递到邹娟琦面前。
邹娟琦接过通知书,仔细看了看,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孩子,真有出息。”
陈老三也凑过来,看着通知书上的名字,轻轻拍了拍七妮的肩膀:“七妮,你奶奶要是知道,一定特别高兴。”
七妮眼圈一红,低下头,声音有些哽咽:“我也想奶奶了。”
邹娟琦轻轻抱住她:“奶奶一直都在我们心里呢。”
那天晚上,铺子打烊后,邹娟琦坐在厨房里,看着窗外的月光,心里却有些沉重。七妮考上县重点中学,意味着要住校,离家远了,她心里既骄傲又不舍。
“姐,你在想什么?”陈老三端着一杯热茶进来,轻声问。
邹娟琦接过茶,轻轻叹了口气:“我在想,七妮以后要住校了,咱们这个家,会不会变得冷清。”
陈老三坐在她对面,沉默了一会儿,说:“姐,七妮长大了,她有自己的路要走。咱们得让她飞。”
邹娟琦点点头:“我知道,可我还是舍不得。”
“等她放假回来,咱们还能像以前一样。”陈老三安慰道,“而且,她走之前,我得把娘教的菜都学会,让她尝尝我做的饭。”
邹娟琦笑了:“你倒是比我还上心。”
“姐,”陈老三忽然认真地说,“我想把铺子再扩大一点。”
邹娟琦一愣:“扩大?”
“是啊。”陈老三点头,“现在生意越来越好,咱们得添几张桌子,再请两个帮手。以后七妮上学,咱们也能多挣点钱,让她安心读书。”
邹娟琦看着他,眼里满是欣慰:“你真的长大了。”
“是娘教得好。”陈老三低声说,“她教会了我们怎么撑起这个家。”
第二天一早,陈老三就开始张罗起来。他先去村里找了几块木料,开始做新的桌椅。王大柱也在一旁帮忙,两人忙得热火朝天。
“老三,你这手艺,不比你娘当年差。”王大柱笑着说。
陈老三抹了把汗,笑道:“我得努力点,不然对不起娘。”
铺子扩大的消息很快传开了,街坊们都来帮忙,有人送木头,有人送钉子,还有人送来几块旧门板,说是可以用来做窗户。
“你们李家,真是有福气。”李秀兰一边帮忙钉钉子,一边感慨,“娘在天之灵,一定会保佑你们的。”
邹娟琦站在门口,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心里暖暖的。她知道,娘留下的东西,不只是手艺,还有这份邻里之间的温情。
铺子重新装修好后,生意更红火了。新来的客人络绎不绝,老熟人也常来光顾。邹娟琦和陈老三忙得不可开交,但心里却格外踏实。
那天傍晚,七妮收拾好行李,准备去县里上学。临走前,她拉着邹娟琦的手,眼里满是不舍。
“娘,我会想你的。”
邹娟琦轻轻抱住她:“娘也想你,但你要好好读书,别让奶奶失望。”
七妮点点头,转身对陈老三说:“哥,你要好好学做菜,等我放假回来,我想吃你做的红烧肉。”
陈老三笑着点头:“一定让你吃上。”
七妮上车前,回头看了他们一眼,眼里满是泪水,却也带着笑。她知道,奶奶虽然不在了,可她的爱,依旧在。
车渐渐远去,邹娟琦和陈老三站在门口,久久没有说话。
“姐,”陈老三忽然开口,“七妮走了,咱们得更努力才行。”
邹娟琦点头:“是啊,她要上学,咱们得把铺子做得更好。”
从那天起,陈老三更加努力地学做菜。他不仅学会了娘教的几道拿手菜,还开始尝试做一些新菜式。他每天早起晚归,厨房里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
“老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