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接下来的日子,算是陈启山一年到头最轻松又最悠闲的,他每天就在家里带孩子,研究医术,音乐,字画,武术。
因为天气逐渐降温,伯娘来的次数逐渐变少了,大姐陈梅香每天雷打不动的过来坐一会,有时候还会提点...
比赛结束后,李记厨艺学校的名声一下子在市里传开了。不仅本地人开始关注,连周边几个县镇的人都听说了这家“有烟火气、有情感、有故事”的小厨艺学校。来报名学厨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连一些小有名气的餐馆老板都亲自上门,想请陈老三和邹娟琦去指导菜品。
然而,就在大家沉浸在喜悦和忙碌中时,陈老三却突然病倒了。
那天夜里,他照例在厨房里整理第二天的教案,忽然胸口一阵剧痛,整个人瘫坐在地。二狗最先察觉不对,冲进厨房,冲着他狂叫,接着跑出去找人。赵德顺听到动静,赶紧冲过来,发现陈老三脸色苍白,嘴唇发紫,情况十分危急。
“老三!老三你醒醒!”赵德顺一边扶着他,一边大喊,“快来人!快来人啊!”
邹娟琦和王大柱、李强等人闻声赶来,立刻将陈老三送往市里的医院。医生检查后说是劳累过度,加上长期饮食不规律,导致胃出血,必须住院治疗。
“他这是累垮了。”医生摇头,“你们这些人也太不注意了,他这样的人,就是太拼了。”
病房里,陈老三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身上插着各种管子。二狗趴在床边,一动不动地守着他,连平时最爱吃的骨头都不看了。
“老三,你可得快点好起来。”赵德顺站在床边,红着眼睛,“你要是倒下了,我们可怎么办?”
邹娟琦坐在床边,轻轻握住陈老三的手,眼里满是担忧:“老三,你说过要带着大家把学校办下去的,你可不能食言。”
王大柱和李强站在一旁,默默无语。他们都知道,陈老三一直是学校的主心骨,是他们心中的“厨神”,更是他们的精神支柱。现在他倒下了,整个学校都仿佛失去了方向。
几天后,陈老三的病情逐渐稳定,但医生坚持让他再休养一段时间,不能操劳。
“老三,你安心养病。”邹娟琦对他说,“学校这边,我们来撑着。”
“你们……能行吗?”陈老三虚弱地问。
“我们行的。”邹娟琦坚定地说,“你不是一直说,做菜不只是手艺,更是一种责任吗?我们会把这责任扛起来。”
陈老三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轻轻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日子里,学校由邹娟琦、赵德顺、王大柱和李强四人轮流管理。课程照常进行,学员们依旧在厨房里忙碌,锅铲声不断,烟火气依旧浓烈。
但少了陈老三的身影,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赵德顺的儿子更是每天放学后就跑到医院,给陈老三带饭,给他讲学校里的事。
“老师,今天我做了红烧肉。”他坐在床边,小心翼翼地打开饭盒,“我按照你教的方法,火候控制得特别好,肥而不腻。”
陈老三勉强笑了笑,夹了一块肉放进嘴里,点点头:“不错,比上次进步了。”
小男孩高兴地笑了:“等你好了,我还要做给你吃。”
“好。”陈老三轻声说,“我等着。”
病房外,邹娟琦站在窗边,看着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
她知道,陈老三不仅是老师,更是他们的家人。他们不能没有他。
时间一天天过去,陈老三的身体也在慢慢恢复。医生说他可以出院了,但必须继续休养,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拼命。
出院那天,全校师生都来接他。赵德顺的儿子第一个冲上前,抱住他的腿,眼里含着泪:“老师,你终于回来了。”
“我回来了。”陈老三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我答应过你,要教你做更多好吃的。”
回到学校,陈老三站在院子里,看着熟悉的厨房、熟悉的灶台,熟悉的锅铲声,心中一阵温暖。
二狗跑过来,绕着他转了几圈,然后趴在他脚边,尾巴轻轻摇晃。
“老伙计,你也想我了吧?”陈老三蹲下身,轻轻摸了摸它的头。
“老师,你以后不能再这么拼了。”邹娟琦走过来,语气坚定,“学校不能没有你。”
“我知道。”陈老三点头,“我以后会注意的。”
从那天起,陈老三开始调整自己的节奏。他不再事事亲力亲为,而是把更多责任交给邹娟琦和其他教员。他自己则专注于教学和菜品研发,偶尔也会亲自下厨,给大家做几道拿手菜。
学校在他的带领下,继续稳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学员慕名而来,甚至有外地的家长带着孩子千里迢迢赶来,只为能拜在陈老三门下。
而赵德顺的儿子,也在不断成长。他的厨艺日益精进,已经能独立完成一道复杂的菜品。他的梦想也从“开一家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