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次日,刘备再次见到了沮授。
“请刘长史遣人回报卢将军,明日沮某与魏郡审正南将携广平民助朝廷平叛,请点将军派军接应。为保老弱不受黄巾劫掠,沮某会让城内百姓皆著黄巾,也请卢将军莫要误会。”
沮授还是那个冷漠的样子,看向刘备的眼神如同看牛马:“此外......长史要为卢将军筹粮,此事便算是沮某代劳。但沮某也有事请长史代劳……………”
不过,这次说话倒是客气了些。
刘备点头:“沮别驾有何事,但说无妨。”
“明日沮某将城内百姓带出后,郭典存于广平之粮必会引得邺县黄巾贼来此攻城。沮某欲趁其攻打城池时从后袭之。”
沮授点头直说:“但沮某兵力不足,需请刘长史借兵。”
“借兵好说,备可以把自己也借给沮别驾.....……”
刘备朝着沮授裂了咧嘴:“只是......不知沮别驾所说的从后袭击,是袭黄巾,还是袭郭典?”
沮授面无表情看着刘备没说话。
“哦,是备问错了......应该是,若有黄巾贼里应外合杀了郭太守,备当如何保住城内粮草?”
刘备点头换了个问法。
沮授幽幽一叹,说了实话:“城内粮草便是任黄巾夺去又何妨......沮某可以让广平各家都捐家中存粮以补卢将军所需。但若要让人捐粮,便得先解了广平之患………………”
“如刘长史所言,郭典和城内粮草会不断引来黄巾,此患不除,各家便不敢带兵离家助卢将军讨贼,也不敢捐出存粮。”
“因此,沮某已让审正南以筹备守城军需为由,在广平城内外多备干柴等物......只待黄巾贼攻入城内之后便举火焚城。”
“此事需精兵强将可为,只是沮某家中兵弱,刘长史麾下兵士队列齐整行军无声,正是行此险要之事的好兵。”
这沮授用谋挺毒辣啊。
他是想把黄巾和郭典一起封死在城里,一把火烧光。
为此他让审配在城内外都准备了引火之物??需要守城的时候确实会提前准备大量干柴,因为困在城内是很难补充木柴的,没提前准备就得大量拆房子取木头。
但这就意味着,沮授是打算内外一起发动,快速以大火封城,将战果最大化。
也就是说在城内放火的人多半是回不来的。
所以沮授找自己借兵。
“沮别驾是想让我袍泽入城,然后将他们一起焚于城内?”
刘备索性直接问了出来:“为何不直接袭杀郭典,取粮于卢将军处,也好行招抚之事......无论是黄巾还是兵士,那都是我大汉青壮......”
“刘长史有仁德,不愧是乐先生弟子,沮某敬之。但刘长史可知小仁与大仁有别?”
沮授微微摇头:“若是不让黄巾因抢粮而受重创,他们便会一直抢粮......若是不让黄巾知道攻入城内可能会全军被焚,他们便会继续攻城。一味用招抚宽和之道,便会使得军在而贼定,军去而贼复起.....”
“卢将军从前平定九江、庐江二地皆是如此......他在,则蛮人不反;他一走,便立刻复乱。”
“乱民为求卢将军之食,一时间像是从了招抚......但卢将军却不可能久居此地。待朝廷大军一退,黄巾复起,我等长居此处之人又要如何相抗?”
“仅施以征伐杀戮,乱民会决死相抗。但若仅施以宽和仁恕,乱民便不知敬畏......”
“再说......朱将军在颍川被黄巾所败,若不能快速使黄巾大败一场,则诸贼都会以为黄巾已比朝廷强盛......此必使诸贼并起,州郡久无宁日,那又要死多少人?”
“刘长史,杀人放火未必是毒,救人招抚也未必是仁,恩威并用才能长治久安。”
沮授一口气说了许多,想来这确实是他真实的想法。
每个人观念不一样,沮授的观念其实没有错,他也不是说要一味杀戮,只是更多建立在如何快速使本地安宁的基础上。
毕竟沮授是本地豪族,也是传统士族??是将自身视为统治阶层的。
如果广平没了郭典这个吸引仇恨的太守,城池也被烧了,大股的黄巾当然就不会来了。
灭掉大量黄巾以作威慑,表现出即便付出极大代价也要灭贼的态度,那本地民众也都会老老实实,从贼的少了,广平的豪族也就安全了。
同时,还能因此建大功,灭掉大量黄巾的大功。
只不过......想让广平安全,却让刘备的人去干必死的活儿,沮授这是想空手套白狼,而且没把刘备的手下当人看。
这也正常,大多数士族都这样,拥有特权且垄断知识的人,大多都不会将黔首视为同类。
每个人都有其自己的道。
“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