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具装甲骑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看在关羽面子上....或者也有可能是看在张飞的手艺面子上,夏侯?搞来了不少好铁,平价卖给了关羽。
    这年头平价卖铁那就是亏本,也就是仗着有大司农曹嵩罩着才敢这么做。
    为此,关羽还特意找了张飞,让张飞加班加点弄出了几件作品给夏侯?回礼。
    张飞可能也没想到,他现在还真成了艺术家了,作品挺值钱的,甚至能换到战略资源……………
    得了好铁的刘备打造了不少兵器铠甲。
    铠甲这种东西自然是越多越好的。
    如果家里有十具甲胄,那叫蓄甲谋反。
    但如果家里有甲骑三千,那可就是国之栋梁了……………
    要是家里带甲三万………………
    算了别想那么远,刘备眼下的小目标是三百甲骑,介乎于谋反和栋梁之间………………
    甲好办,只要有钱有人有铁有皮,使劲造就行,鳞甲工艺复杂做起来太慢了,札甲也能凑合用。
    为了保障防护能力,护心镜、脖领和头盔等致命部位还用了百炼钢。
    一领甲胄耗费工时长达数月,为了加快效率,刘备还用上了流水线,并且赶制了一批游标卡尺以保障标准化程度,最高精度能控制到一厘(百分之一寸,约0.23毫米)。
    刘备这里是发计件工资的,铁匠只需要打造甲片,按合格的甲片数量计酬。
    皮料与内衬由卞姬招的雇工制作,同样按件计酬。
    最后的组装由军中完成,工造与库房目前由卞姬管理,卞秉则管着分发之事,姐弟俩一个管入库,一个管出库。
    通常只有出外执行任务时才会分领兵装,以免部曲平时藏甲于家中被人举告。
    军中的记功监察事务目前由关羽这个近卫曲侯负责,若有甲士遇战不争先,甲胄会被收回,此人也将从甲士降为新兵重头再来。
    其实西河亭一直是有战事的,只是规模小而且越来越少罢了,最开始的时候隔三差五就要在长城根下打一波胡人,之后为支援牵招也经常北上出任务。
    现在胡人来得少了,但依然每天都要巡逻,段?的训练也从未中断。
    张飞仍然是炊事兵的头儿,炊事兵半个月换一批,每批三个伍,这是对训练和任务出色者的褒奖与福利??????张飞会带着他们杀猪宰羊采购食材,撸猫养狗顺便偷吃,虽说不得闲,但很?意。
    每个人都很忙碌,刘备自己也很忙。
    炼钢打铁之类的活儿刘备当然做不了,他只会画图。
    刘备想做一批横刀,以及包括箭头在内的各种三棱破甲锥。
    什么方天画戟丈八蛇矛之类的玩意刘备压根就没考虑过,异形装备对钢材要求太高,这年头做不了,即便做出来也不划算。
    以这个年代的技术水平,打造横刀就已经很艰难了。
    横刀是相当实用的战场刀,刀盾短兵在军伍中是不可缺少的。
    不是长矛不好,而是长短兵器得相互配合,汉军从来就不是单用途兵种,长兵器和短兵器都得有。
    就像刘备的近卫部曲,配札甲和铁胄,长兵视个人情况用矛或戟,短兵用环首刀或骨朵,再加上盾或钩镶。同时,擅射者加配弓箭,伍长配弩。
    ?这些全部加起来,是一名甲士的配置,身上真就是一大堆东西。
    一般人一辈子都挣不到这些装备,也正因为如此,军功中的“甲首’才会那么有价值,一首爵一级。
    具体作战时,每个伍都会协同作战,长兵、刀盾、弓弩、几个人相互配合,而且随时都会视情况切换武器。
    但无论怎么作战,每个人都必然得配一把战刀,尤其是步骑混战的时候。
    横刀可以从环首刀改制,但需要的工艺比环首刀高很多,刀身硬度需要均衡变化,使其内硬外韧才实用。
    百炼钢、局部淬火与回火、鼓风箱炉等技术这年代已经有了,此时的环首刀或汉剑,其刃身硬度已经是呈梯度变化。
    但这种梯度变化比较突兀,是刃口局部淬火形成的,整体依然容易缺口或断裂。
    若要钢芯硬度高,同时外层韧性好,这得用包钢法才行。
    而包钢灌钢覆土烧刃之类的技术,刘备只知道个名称,不知道具体怎么做。
    虽说汉语的优点就在于一两个字也能表达核心意义,起码能给人思路,但这些名词想要变成现实,得花很多时间慢慢试验。
    技术方面的事刘备不懂,但他懂得的是,只要肯花钱,只要舍得耗费铁料做试验,匠人们自然会给自己一个交代。
    谁能做出刘备想要的东西,谁就能发财。
    铁匠们先给出的交代是三棱锥,包括箭头和枪头,手持的三棱刺也有。
    但刘备这里的三棱锥不是铸造倒模的铁锥,而是锻打的钢锥,人力成本比较高。
    三棱锥并不仅仅是用来破甲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