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六月下旬,刘备再度来到冀州,走的是安平方向,顺路去观津县找了趟牵招。
牵招的父亲去世了,按礼制牵招必须守孝三年。
但如今天下大乱,安平现在既不安又不平,显然是没法在这儿守孝的。
牵父...
###刘备的外交新局
在内政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刘备也意识到,若想让蜀汉真正屹立于乱世之中,必须拓展外交空间,构建稳固的外部关系网。为此,他制定了“以仁为本”的外交策略,试图通过和平合作而非武力争夺来赢得盟友。
####和平使者:张飞的新使命
以往,张飞以其勇猛闻名,但如今,刘备赋予了他全新的角色??和平使者。张飞被派往西域诸国,与当地部落领袖展开对话。尽管性格豪爽的张飞起初对此任务感到不适应,但他逐渐学会了用耐心和真诚打动人心。他向西域各国展示蜀汉的诚意,承诺提供贸易优惠和技术支持,同时尊重他们的文化和传统。在他的努力下,多个西域小国与蜀汉签订了友好协议,同意开放边境进行商品交换,并允诺在必要时提供军事援助。
此外,张飞还带回了许多关于西域风土人情的信息,这些资料被整理成册,成为蜀汉制定后续外交政策的重要参考。通过这种方式,蜀汉不仅获得了丰富的资源,还加强了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
####联吴抗魏:深化战略同盟
面对强大的曹魏威胁,刘备深知单独对抗难以持久,因此决定进一步巩固与东吴的联盟关系。他派遣诸葛亮亲自前往建业(今南京),与孙权商讨更深层次的合作方案。经过多轮谈判,双方达成了以下共识:
1.**联合防御体系**:蜀汉负责西部防线,东吴则掌控长江流域,共同抵御曹魏南下。
2.**资源共享机制**:双方约定定期互通粮草、武器等军需物资,确保彼此在战争时期有足够的后勤保障。
3.**情报共享平台**:建立一个专门的情报网络,由两国共同运营,及时传递敌方动态。
这一系列措施极大地增强了蜀汉的安全感,也让东吴看到了合作的实际利益。孙权对此表示满意,并主动提出将部分精锐水军交由联合指挥,以应对可能爆发的大规模冲突。
####文化交流:软实力的提升
除了政治和经济层面的合作,刘备还积极推动文化领域的交流。他邀请各地学者到成都讲学,传播儒家思想和其他先进知识,同时也鼓励本土艺术家创作具有地方特色的作品。例如,一位来自荆襄的画师受命绘制了一幅《三国盛世图》,描绘了三国鼎立时期的繁荣景象,这幅画后来成为蜀汉对外宣传的重要象征。
为了吸引更多外国人才,刘备设立了“贤士馆”,为外籍专家提供优厚待遇和广阔发展空间。许多来自中原、江东甚至西域的知识分子纷纷前来投奔,为蜀汉注入了新的活力。
---
###司马昭的军事扩张
随着国内改革步入正轨,司马昭开始将目光转向外部扩张。他明白,仅靠防御无法长久立足,必须通过积极进取来扩大领土,增强国力。
####北伐鲜卑:试探性行动
司马昭首先选择鲜卑作为突破口。他派遣大将军邓艾率领一支精锐部队北上,旨在削弱鲜卑势力,同时保护北方边疆的安全。此次战役采用了灵活机动的战略,邓艾充分利用地形优势,多次设伏击溃鲜卑骑兵,最终迫使对方签订停战协议。
通过这次胜利,曹魏不仅赢得了宝贵的缓冲地带,还获取了大量战利品,包括马匹、皮毛等稀缺资源。更重要的是,此役展示了司马昭的军事才能,进一步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
####东征辽东:全面出击
紧接着,司马昭将目标锁定在辽东公孙家族。长期以来,辽东地区始终保持半独立状态,对中央政权构成潜在威胁。司马昭决定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于是调动十万大军向东推进。
在这场战役中,司马昭展现了卓越的指挥能力。他采用分进合击战术,分别从陆路和水路夹击辽东城池。经过数月鏖战,曹魏军队终于攻克了公孙家族的核心据点,成功收复辽东全境。
####整合新领地:稳定民心
为了防止新占领区发生叛乱,司马昭采取了一系列安抚措施。他减免了当地的赋税负担,允许原住民继续保留自己的习俗和生活方式。同时,他还派遣官员深入基层,了解民众需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这种温和而有效的治理方式很快赢得了当地百姓的支持,使得辽东迅速融入曹魏的整体版图。这也为司马昭未来的更大规模扩张奠定了基础。
---
###姜维的财政革新
尽管军队建设和外交扩展取得了进展,但姜维清楚,这一切都离不开坚实的财政支撑。然而,蜀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