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萧太后的复仇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81章萧太后的复仇
    得知赵俣真有联金灭辽之意,萧得里底和韩肪顿时就傻眼了,连忙向萧普贤女问计。
    想当初,耶律延禧刚继位,从同样昏庸不已的辽道宗耶律洪基手上接过来的辽国,虽然已经由盛转衰,但形势还远没有现在这麽糟糕。
    关键那时辽国还有西夏这个盟友。
    就这样,辽国都打不过赵宋王朝。
    最后还是靠送三位契丹公主和一大堆女人(甚至是将耶律延禧的文妃萧瑟瑟和她腹中的女儿耶律余里衍以及耶律延禧的娘萧普贤女送给赵侯),又退回所有岁币丶将燕云十一州还给赵宋王朝,辽国才勉强保住了江山社稷。
    现如今,辽国丢了燕云十一州和数千万岁币被赵宋王朝重创,又被耶律延禧这个昏君折腾了快十年,北方的女真还起兵反辽夺了东北的大片疆土包括辽国的四京之一的东京,
    而且辽国境内到处都是起义和叛乱,辽国的形势比十年前糟糕了十倍都不止。
    反观赵宋王朝这边,原来最能肘赵宋王朝的西夏已经被赵宋王朝给消灭了并消化了,一块被赵宋王朝消化了的还有青唐地区和燕云十一州,关键,随看赵侯的改革成功,
    赵宋王朝变得更富有丶更强大了。
    此消彼长之下,单单是一个赵宋王朝,就能灭了辽国。
    更何况,赵宋王朝还有一个实力不弱的盟友金国?
    这要是让宋金两国真结上盟了,并且两国结盟的目标还是消灭辽国,辽国真是一点继存的机会都没有了。
    形势如此明显,即便是傻子都能看出来,辽国肯定得想方设法说服赵宋王朝放弃消灭辽国,最好能说服赵宋王朝支持辽国剿灭金国,不然辽国就完了,更何况萧得里底和韩肪又不是傻子,而是辽国的重臣和辽国的后起之秀。他们深知,辽国的命运已悬于一线,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可问题是,想说服赵宋王朝放弃消灭辽国,谈何容易?
    是。
    自从《渲渊之盟》以后,宋辽之间只是在十年前发生了一场巨大的冲突,然后就又迅速恢复了和平,双方的贸易甚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可辽人十分清楚,在《渲渊之盟》发生之前,辽宋两国都想干掉对方完成大一统,解决自己最大的心腹大患。
    《渊之盟》之所以爆发,根源就在于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亲率大军南下,
    一路势如破竹直抵黄河北岸的漕州,剑锋直指赵宋王朝的都城开封府。彼时辽国国力鼎盛,萧太后雄才大略,意图一举荡平中原,将赵宋王朝纳入辽国版图,彻底终结南北对峙的局面。
    然而,赵宋王朝虽在初期战事中节节败退,却在州一线稳住了阵脚。宋真宗在寇准等主战派大臣的力谏下御驾亲征,极大鼓舞了宋军的士气。更关键的是,辽国先锋大将萧挞凛在擅州城下被宋军床子弩射杀,这一意外让辽军锐气大挫,也让萧太后意识到灭宋并非易事一一宋军虽不善野战,却擅长守城,州城防坚固,辽军久攻不下,后方补给线又过长,随时可能被宋军截断。
    而赵宋王朝这边,虽有州之险,却也深知辽国骑兵的强悍,若执意开战,即便能击退辽军,自身也必将损失惨重,更何况朝堂上主和派呼声颇高。
    双方就这样陷入了「谁都吃不掉对方」的僵局:辽国灭宋的野心受阻,赵宋王朝也无力北伐收复燕云。
    最终,在双方都不愿再打下去的现实面前,《渲渊之盟》才应运而生一一辽国放弃灭宋,赵宋王朝则以岁市换和平,这本质上是势均力敌下的妥协,而非真正的和解。
    在那之后,辽国虽然不再直接跟赵宋王朝交战,但辽国始终用西夏给赵宋王朝放血不断消耗赵宋王朝的国力,让赵宋王朝这百馀年时间,一直都不好过。
    西夏凭藉辽国暗中支持的战马丶军械与战略情报,在西北边境与赵宋王朝展开了无休止的拉锯。
    好水川丶定川寨等大战中,宋军动辄损兵数万,户横遍野的惨状每年都在边境上演。
    抚恤阵亡将士的钱财每年就要耗去赵宋王朝国库的三成,更别提为补充兵力而持续徵收的赋税,层层盘剥下,民间疾苦早已不堪重负。
    而西夏的骑兵如同附骨之疽,时常绕过宋军防线,突袭秦州丶渭州等富庶州县。他们掠走粮草丶牲畜丶人口,烧毁农田与村落,仅康定元年那次突袭,就导致关中平原千里沃野化为焦土,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赵宋朝廷为安置灾民丶重建城防,耗费的钱财相当于全国半年的盐税收入。
    更让赵宋王朝头疼的是,为了防备西夏入侵,不得不常年在西北屯驻四十万大军,军饷丶粮草的转运成本惊人,仅陕西路的军费支出就占了全国财政的一半以上,硬生生拖慢了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
    辽国则坐观赵宋王朝与西夏互相消耗,每当西夏战事不利,便以「调停」为名向赵宋王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