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内民众丶部族或其他势力证明自身地位的「正统性」。
而且,东亚世界长期存在以中原王朝为核心的「朝贡体系」,「册封」被视为政权获得「天认可」丶「正统性」的象徵。
对少数民族政权而言,得到传统大国(如宋丶辽)的册封,能向部众传递「自身统治符合普遍秩序」的信号,减少内部质疑。
女真长期受辽统治,完颜阿骨打反辽建国后,通过赵宋王朝或者辽国的册封,可让女真各部及被征服的其他部族承认其领导地位,避免内部分裂。
而且,古代政权间的交往中,「册封」是确立彼此关系的重要方式。新政权通过大国册封,能被纳入现有国际体系,获得其他势力的承认。
若未获册封,新政权可能被视为「叛逆」丶「蛮夷」,面临被其他政权联合打压的风险。反之,得到大国认可后,可减少外部军事干涉的可能,为自身发展争取空间。
现如今,金国虽然在军事上连战连胜,但仍需这样的认可,向周边部族展示「已获大国承认」,提升自身威镊力。
关键,册封往往伴随实际的政治丶经济好处:
经济层面:获得册封后,可名正言顺地与大国开展贸易(如通过「朝贡」换取赏赐,或进入对方市场),获取急需的物资(如铁器丶丝绸丶粮食等)。
政治层面:可能获得大国在军事上的间接支持(或至少不干涉),甚至藉助大国的力量牵制其他对手。
对金国而言,原来可以通过与辽国贸易获得商品和生活用品,缓解自身经济的短板。而现如今辽金已经发生了战争,辽国肯定不会再资敌了。这时,金国如果能够跟赵宋王朝交易,则无疑为金国打开了一扇通往繁荣与强大的大门。赵宋王朝,这个坐拥天下繁华,商贸四通八达的天朝上国,
其市场之广阔,物资之丰富,足以让任何一个渴望发展的政权心动不已。
总之,如果能够得到赵宋王朝的册封,通过依附现有权威,金国能快速解决合法性危机丶融入国际体系,并换取实际利益。
为此,金使这次给赵带来了大量的责品。
别的不说,单单是长白山野生千年人参,就给赵侯送来了十箱。
可谓是诚意满满,也是充满了期待。
赵侯问一众大臣:「金国求我大宋册封,你等意下如何?」
其实,对于此事,赵宋王朝这边已经快吵翻了天。
支持联金灭辽的大臣认为,燕云十六州被异族占据已逾二百多年,这不仅是地理上的失地,更是赵宋王朝历代君臣难以释怀的国耻。如今辽国国力日衰,金国崛起迅猛,金军在对辽军的战事中屡战屡胜,关键赵宋王朝前所未有的强大,只要宋金两国联合,肯定能一鼓作气灭掉辽国收回燕地五州丶平滦营三州以及所有关隘,凭此险要之地巩固北疆边防,彻底了却先帝们的遗愿。
况且,辽国长期以来对赵宋王朝并非毫无,如今其势已颓,若不抓住机会,待其缓过劲来,或是女真独吞辽地后势力更盛,赵宋王朝将错失收复失地的最佳时机。
反对联金灭辽的大臣,则秉持着稳健保守的态度。他们强调,宋辽两国自擅渊之盟后,已维持了近百年的和平局面,边境无大规模战事,尤其是上次赵侯御驾亲征大败耶律延禧后,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榨场贸易互通有无,既节省了巨额军费,也让民生经济得以休养生息。
他们认为,宋辽两国好不容易才获得了真正的和平,一旦主动毁弃,便是失信于天下。
更让他们忧心的是,女真部族虽战力强悍,却如同未被驯服的猛兽,今日能反辽,明日难保不会将予头对准赵宋王朝。
而辽国虽弱,却正好可以充当赵宋王朝北方的一道屏障,若辽国覆灭,赵宋王朝则将直接与新兴的金国接壤,届时面对虎狼之师,恐无险可守,后果不堪设想。
他们认为,贪图一时的失地之利,而引狼入室,实在是得不偿失,绝非治国良策。
两派各执一词,一方着眼于百年国耻与战略机遇,一方坚守和平盟约与潜在风险,双方谁都不肯退让。
这几天,赵侯之所以没有见金使,也是因为双方没能吵出一个结果。
最后,这事还得是赵亲自拿主意。
在跟张纯以及一众宰执商量过后,赵侯决定,跟辽金两国全都交往,谁弱就帮谁,促成蚌相争之势,让他们互相消耗,就像当年辽国用西夏不断给赵宋王朝放血一样。
这虽说有点不讲武德了,但大国博弈往往复杂又现实,拼的不只是表面的规则,更是综合实力经济的韧性丶科技的突破丶军事的底气,还有对国际格局的把控力。
说到底,大国竞争最终还是要看谁能在长期竞争中稳住阵脚,把手里的牌打好。
所以,赵误的决定得到了赵宋王朝的大多数大臣的认可。
毕竟,这麽做的结果是,不仅赵宋王朝会安全处于不败之地,还能不断削弱辽金两国,关键还能在辽金两边捞好处。
赵侯君臣达成一致之后,赵侯才宣金使勤见的。
此刻,赵侯问臣下意见,蔡京立即上前一步,「仗义执言」道:「陛下,金受辽欺压日久,今反辽自保,与辽苦战二年,此时求册封,一来是借我大宋声威稳固自身,二来也是想与我朝深结同好。依臣之见,可暂许其请,再遣使赴金,议定册封礼仪与岁贡细则。」
「蔡京的意思」是,可以册封金国,但金国得成为赵宋王朝的藩属国,年年纳贡,岁岁来朝。
换而言之,蔡京这是想将册封金国当成一笔交易。
不等金使表达意见,赵侯就说:「趁火打劫岂是大国风范,更非王者之道。我朝自太祖开国以来,以仁义立国,以和为贵,岂能在他人危难之时,行此不义之举?」
蔡京听言,立马与赵侯打配合道:「陛下圣明,恁地时,我大宋可依他所请,先册封他金国皇帝为『大圣皇帝』,至于细节,可遣使去金国细谈。」
赵侯说:「大善,正合朕意,礼部着手册封事宜丶礼器,着赵良嗣为册封使,马政为副使,出使金国,册封金国皇帝为「大圣皇帝」,不得有误。」
为鲁与大迪乌大喜,当即跪地行大礼感谢赵侯的慷慨。
赵侯微微一笑,让易鲁与大迪乌去蔡京府上,商议细节。
三日后,赵良嗣丶马政丶呼延庆丶马政的儿子马扩等带着册封所需的礼器与国书,以及赵侯送给完颜阿骨打的玻璃镜丶玻璃窗丶香皂丶各种各样的奢侈品丶各种各样可以久放的果蔬,前往金国。
金使前脚刚走,辽使后脚就在接伴使的陪伴下,来到了赵宋王朝,照例住进了都亭驿,等着赵候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