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李师师初长成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着极大的掌控力,甚至威胁到了皇权。
    可仔细想想,如果没有庞大的江南士绅集团支持秦桧,仅一个秦桧又怎麽可能威胁到赵构?
    甚至还有一种说法,说跟金国议和的事,也是江南士绅集团在背后推动的,岳飞就是被江南士绅集团给弄死的,原因是岳飞在北方搞了土地改革,动了江南士绅集团的利益。
    当然,这种说法有为赵构洗地的嫌疑。
    但不可否认,江南士绅集团确实有着不可小觑的力量与深不可测的影响力,他们的触角深深扎根于江南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丝经济脉络之中,甚至渗透进了朝堂的高墙深院。他们如同潜藏在暗流之下的巨鲸,虽不显山露水,却能在关键时刻翻云覆雨,左右朝局。
    赵俣深知,若不对江南士绅集团加以遏制,任其坐大,他们纵然不敢威胁自己皇权,也难保自己儿孙的皇权不受他们威胁。
    关键,赵俣要发展商业,要发展对外贸易,就绕不过富饶又占着地利的江南,而不打垮江南士绅集团,赵俣搞得这些改革,最后很可能会全都便宜这些地头蛇,使他们进一步壮大,成为赵宋王朝和自己以及自己儿孙皇权的更大威胁。
    更关键的是,江南士绅集团拒不配合朝廷推行《士绅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江南空有五千万人口,却无法为改革提供所缺的劳动力。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考量,赵俣他们才不惜「养贼」,也要推行《士绅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其目的之一就是打破江南士绅集团对江南的垄断丶对改革的阻碍,释放江南庞大的劳动力,打开江南这块赵宋王朝最重要的市场。
    总之,江南士绅集团不仅是赵宋王朝和赵俣以及赵俣子孙皇权的隐患,还是赵宋王朝发展丶赵俣改革的绊脚石,绝对是赵俣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更让赵俣和张纯恨不得对江南士绅集团除之而后快的是,他们真敢抱团抵制朝廷推行《士绅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哪怕有宋江义军和民意的威胁,他们仍旧执迷不悟,摆出了一副朝廷根本奈何不了他们的架势。
    这也就不怪张纯主张,宁可将江南打成废墟,大大消耗赵宋王朝的国力,也绝对不能向江南士绅集团妥协。
    老实说,对于张纯的提议,赵俣很动心。
    江南士绅集团太嚣张了,这不给他们一个痛入骨髓的教训,他们肯定不长教训不说,没准还会因为赵俣的退缩而变本加厉,继续干政丶继续盗取赵宋王朝和民众的财富壮大他们自己丶继续阻碍赵宋王朝的发展。
    再者,现在是洪武六年,也就是1106年,离历史上的金国崛起还有近十年,赵宋王朝之前最大的外敌西夏已经被赵俣消灭了,辽国也被赵俣打伤了元气,应该不敢再动南下的心思了,可以说,如今赵宋王朝几乎没有外患,因此,就算爆发了方腊起义那样能够重创赵宋王朝国力的巨大动荡,赵宋王朝也有足够的恢复时间,应该不会影响赵宋王朝的国运。
    还有,如今现在挑破赵宋王朝的隐患,将毒瘤全部割除,等到金国崛起,辽金大战时,赵宋王朝的国力应该就能恢复了,要是一切都进展顺利,那时的赵宋王朝,或许会更强大,甚至是十倍都不止的强大。
    张纯多半也是这麽考虑的,才劝赵俣一鼓作气把江南士绅集团给一锅烩了。
    此事其实并不着急做决定。
    毕竟,赵俣肯定要先在中原地区推行完《士绅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然后是河北丶河东丶西北,等整个北方全都改革完,再向南方发起总攻也来得及。
    赵俣把自己的想法跟张纯说了。
    张纯大为支持,她说:「待北方民众皆享受新政所益,生活转好,彼辈谣言不攻自破,恁地时,民众便会逼迫他们接受朝廷改革,朝廷顺势推动,大事必成。」
    赵俣「嗯」了一声,说道:「纵然如此,教彼辈多耽误我大宋一二年,其罪亦不能恕也。」
    张纯笑道:「若那时彼辈还不开眼,舍命不舍财,教宋江等挥师南下,尽收他们不义之财于国库,应能补全朝廷损失。」
    赵俣悠悠一叹:「若真有这一日,苦的还是朕之子民。」
    这是没办法的,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总要有人承受变革的阵痛。
    赵俣深知,若要国家长治久安,繁荣昌盛,就必须勇于面对并解决那些根深蒂固的问题,哪怕这过程会布满荆棘,会伴随着苦难与牺牲。
    赵俣凝视着窗外的夜色,月光如水,洒满整个房间,仿佛连这清冷的光辉也在默默诉说着过往与未来。
    见赵俣还是心事重重的,明显还在为赵宋王朝的未来担忧,张纯眼珠一转,说道:「官家,要不臣妾教师师来伺候?帮官家放松一下?」
    赵俣一怔:『师师?李师师?!』
    在赵俣的印象当中,李师师还是那个脸上还有些婴儿肥的小姑娘,这怎麽就谈到侍寝上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