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章:去国外发展?【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呼~”
    事后顿时无欲无求。
    方浩感觉脑子都有点清醒了。
    或许男人只有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冷静和没有杂念,不过是身子和脑子通通都被掏空的表现而已。
    哪怕是方浩也不得不承认。
    ...
    柏林的夜色深沉,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咖啡香。田沁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勃兰登堡门,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激动。她知道,自己正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上,而“回声”的旅程,也才刚刚开始。
    第二天一早,田沁和林晨便前往柏林音乐学院,与院长及课程负责人会面,正式敲定“跨文化音乐教育”课程的具体安排。课程计划持续一学期,分为理论讲授、实践教学与社区互动三个部分。田沁将亲自授课,并带领学生走进柏林的社区,与当地青少年共同演奏、创作,探索音乐如何成为文化沟通的桥梁。
    “我们希望这门课不仅仅是学术上的交流,而是一次真正的文化碰撞。”田沁在会议上说,“音乐教育的核心,是让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并学会倾听他人的旋律。”
    会议结束后,林晨翻阅着课程大纲,忽然抬头看向田沁:“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可以邀请一些‘回声导师’来柏林,参与课程?让他们分享各自国家的音乐传统,也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不同文化的节奏与旋律。”
    田沁点头:“这正是我想做的。我已经联系了几位导师,包括卡伊、伊莎贝拉,还有来自非洲的鼓手阿马杜。他们都很有兴趣来柏林交流。”
    几天后,来自世界各地的“回声导师”陆续抵达柏林。卡伊带来了巴西的桑巴节奏,伊莎贝拉带来了秘鲁的排箫旋律,而阿马杜则带来了西非鼓乐的震撼力。他们在课堂上教授学生如何演奏传统乐器,也在社区音乐活动中,与柏林的孩子们一起即兴演奏,创造出属于他们的独特旋律。
    一位来自叙利亚的年轻难民女孩在一次活动中演奏了一段阿拉伯旋律,她的声音清澈而深沉,仿佛诉说着一段关于家园的记忆。田沁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课程结束后,田沁和林晨在柏林召开了“回声欧洲中心”正式启动会议。来自十多个国家的音乐教育者、文化组织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回声欧洲中心”将设在柏林市中心的一座历史悠久的音乐厅内,这里不仅是教学基地,更是一个文化交流平台。中心将定期举办音乐教育研讨会、导师培训计划,并与各国学校合作,推广“回声”理念。
    “我们希望这里不仅仅是一个教育机构,”田沁在会上说,“而是一个真正属于世界的音乐空间。在这里,不同文化的声音可以交汇、融合,最终成为新的旋律。”
    会议持续了一整天,最终达成了多项合作协议。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音乐学院纷纷表示愿意与“回声欧洲中心”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推动跨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
    会议结束后,田沁和林晨走出音乐厅,夜色已深,街道上弥漫着温暖的灯光。他们并肩走在柏林的街头,仿佛又回到了最初的那个夜晚,在巴黎的街头,他们第一次谈起“回声”的未来。
    “我们真的做到了。”林晨轻声说。
    田沁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但这只是开始。”
    回到北京后不久,田沁收到了一封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邮件:
    “尊敬的田女士,感谢您在推动全球青年文化交流方面的卓越贡献。我们诚挚邀请您担任‘全球青年文化大使’项目的首席顾问,协助制定未来五年全球青年文化教育战略。”
    她轻轻合上电脑,望向窗外。北京的夜色温柔而深邃,仿佛整个世界都在静静聆听她的回声。
    与此同时,林晨正在整理“回声全球教育网络”的年度报告。报告显示,目前“回声”已在二十五个国家建立了教育基地,超过六万名青少年参与了课程,七百多位“回声导师”活跃在全球各地。
    “我们真的做到了。”林晨再次轻声说。
    田沁点头:“但这只是开始。”
    某天夜里,田沁接到了一个视频通话请求。接通后,她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是伊莎贝拉,她已经从利马音乐学院毕业,现在正在秘鲁的一个偏远村庄,建立“回声”教育基地。
    “沁姐,我们已经开始招生了!”伊莎贝拉兴奋地说,“孩子们已经开始学习排箫和传统节奏。”
    田沁微笑着点头:“你做得很好。”
    伊莎贝拉顿了顿,轻声说:“我听说你和林晨要在柏林建立欧洲中心了?”
    田沁点头:“是的,希望有一天,你也能去那里分享你的经验。”
    伊莎贝拉笑了:“我一定会去的。”
    挂断视频后,田沁走到窗前,望着夜空中的星星。她知道,自己播下的种子,正在世界各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