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70年代根据规定,德里周边的土地是作为农业用途保留的。
但当时的德里精英开始夺取城市郊区的大片土地,来建造私人房产。
为了在名义上符合规定,哪怕事实上不符,他们把自己新房子叫做「农舍」。
这很重要,因为最早的很多「农舍」,恰恰就是那些制定法规的官僚和政治家建的。
他们行事必须非常正确,对他们来说,名字不合法就是其机构的冒犯。
那以后的几十年里,德里周边的「农舍」数量大增。
往往几经易手,时间足够长以后,之前抢占来的土地都获得了合法性。
不但如此,这些「农舍」还变成了来自城市丶拥有广阔人脉的富豪们的生活象徵。
只有在这样高级的地产上,令人咋舌的派对丶汽车收藏丶雕塑花园和大摇大摆的澳洲野生动物才可能实现。
印地其他城市的都市精英都不像德里的精英这样,如此沉浸在田园牧歌式的安宁里。
这便是权力中心德里的气质。
这里的富人实际上是一群拥有典型的大会气质的人,他们永无休止的在数量众多的俱乐部和各种走廊里社交,钱也是这麽挣来的。
但他们居然选择远离都市生活,这让人惊讶。
不像孟买或者纽约的富人,梦寐以求的是坐拥璀璨城市景观的公寓,俯瞰自己的财富之源。
德里的富人反而对上街丶人行道上的熙攘喧嚣不感兴趣,尽管这些东西曾经是大城市的骄傲。
他们更喜欢醒来时看着空荡荡丶修剪过的草坪,一路延伸到顶着铁丝网的围墙。
至于这些土地原来的主人,那些农民,他们以另一种生活方式出现在这里。
大量的穷人在这里的住宅或办公室做清洁工和保安,但无法住在这里。
「农舍」是有农人的,但主人不是他们。
本着入乡随俗的心态,罗恩在南郊也有自己的农舍。
阳光城太繁华,且多是高层公寓,少了些野趣。
他需要以德里主人的姿态,来迎接各方来客,绝不让自己显得那麽不合群。
当然如果在孟买,他又会住进繁华的马拉巴尔山,在城市之颠欣赏那座为他带来源源不断财富的城市。
十一月份的新德里气候正合适,生命力顽强的鸡蛋花完美无瑕的盛开着,巧妙的点缀在院子里和站岗的保安颇为合拍。
拉纳开着车向「农舍」驶去,保安挥手让他继续往前。
临近傍晚,只有在夜里开的花儿在空气中摇曳着香气。
丝绒样的天空下,拉纳眼前的这栋玻璃大楼就像一个巨大的黄色水族馆般熠熠生辉。
他按保安的指挥停好车,沿着灯光昏暗的小道走去。每个转角都有保安等着,把他指向下一个转角。
这些保安接力一样把他往下传,在他身后,对讲机不断传出确认的声音,他到了。
拉纳完全不知道自己拐了多少个转角,也不知道这座「农舍」的全貌,总之大的吓人。
这个建筑好像是两个空间站,一个玻璃的,一个石头的,相互交错。
其中一个不着地悬浮着,一座闪闪发光的桥不知道通向哪里,它下面闪烁着好似降落信号灯的光芒。
石头那一座,每一样东西都古朴的令人难以置信。转角的地方笔直而锐利,小路两边围着装饰性的凹槽,里面整齐的铺着碎石子。
保安让拉纳穿过房子去后面的游泳池,他们指向一条有地灯的走道。
走道前的滑门拉到一半,遮住了入口的一边。他往另外开着的那边走,就在一瞬间拉纳听到保安大喊不要过去。
但来不及了,他已经直接撞上了一块玻璃。这玻璃门太乾净了,一点反光也没有。
就算他被撞的跌跌撞撞,整个人弯下腰捂着自己的鼻子,拉纳还是没觉得前面有门。
保安们哈哈大笑起来,有一个跑来帮助这个笨客人,让他不要从玻璃进去,而是从门进去。
正常的那种门,保安示范怎麽开门,好让拉纳不至于再一次伤害自己。
穿过房子,豁然开朗。他面前是一个大厅,装修的像五星级酒店。
颜色鲜艳的丝绒灯罩从高高的天花板上垂下,好几个水晶桌旁围放着许多真皮沙发。
墙上挂着巨幅帆布画,是那种很前卫带着点人体艺术风格的画。整栋建筑的墙壁里都藏着喇叭,放着沙发音乐。
拉纳出来,走到房子的另一边。这里私人泳池泛着幽幽蓝光,把所有东西都照的神秘又迷人。
他被带到泳池边的一个位置,侍者在他面前放了一个玻璃杯和一瓶未开封的水。
「先生马上就来。」仆人慢慢退去。
拉纳惊叹打量着周围,这「农舍」也太朴实无华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