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从未谋面的孩子。但只要还有人愿意在寒夜里为另一个人煮一碗汤圆,这火就不会灭。
“你说得对。”他对着虚空轻语,“真正的文明,始于一句‘我懂你’。”
翌日清晨,一位盲眼老妇人在女儿搀扶下来到驿站。她听不见,也看不见,却坚持要靠近铜锅。
“我妈一辈子没吃过汤圆。”女儿含泪说,“小时候穷,后来忙,再后来……她病了。但她总说,梦里有人给她唱童谣,还喂她吃甜的。”
姜小婉舀起一碗,轻轻吹凉,递过去。
老妇人颤抖着手接过,送入口中。仅仅一秒,她浑身剧震,眼泪汹涌而出。她猛地抬头,尽管双眼无光,却准确地望向某个方向,用尽全身力气喊出三个字:
“妈??!”
那一刻,湖面倒影中,一个模糊的身影缓缓浮现,伸手抚摸她的脸颊。虽无声,却胜万语。
众人静默,唯有风穿过铃兰花丛,发出如歌般的轻响。
数月后,联合国星际理事会正式通过《心光宪章》,宣布“情感权”为宇宙生命基本权利之一。条款第一条写道:
>**“任何文明,不得以效率、秩序或逻辑之名,剥夺个体感受爱与悲伤的自由。”**
签署仪式上,傅念安作为代表发言。她说:“我们曾以为进步是更快、更强、更聪明。但现在我们知道,真正的进化,是学会慢下来,去听一个人哭,去等一个人回家,去为一朵花的凋谢难过。”
台下掌声雷动,跨越种族与星系。
而在地球的心光驿站,生活依旧平静。
每天清晨,姜小婉仍会包汤圆,傅行琛仍会添柴火。他们不再谈论宇宙,也不再迎接使者。他们只是彼此依偎,看着日升月落,花开花谢。
直到某个黄昏,邮差送来一封信,没有寄件人,只有地址:**“宇宙尽头,心之星旁。”**
信纸空白,唯有一滴干涸的泪痕,和一行极小的字:
>**“谢谢你们,让我学会了流泪。”**
傅行琛将信放在窗台上,与其它信件并列。那些信来自不同星球,不同年代,不同生命形态,内容各异,却有着相同的结尾:
>**“我也开始煮汤圆了。”**
夜深了,铜锅依旧沸腾。
姜小婉靠在傅行琛肩上,轻声哼起那首童谣。歌声飘散在风中,顺着情感网络,传向亿万光年之外。
而在遥远的未来,某个孩子指着星空问母亲:“妈妈,那颗最亮的星,为什么一直跳?”
母亲微笑,抱紧她:“因为它记得,有人曾为它煮过一碗汤圆。”
火未熄,歌未止,爱仍在流转。
只要还有人心存温柔,这世间,便永远有一盏灯为你亮着,
一碗汤圆为你温着,
一个人,在等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