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请除辽藩疏》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新主线任务:和三位内阁阁老的关系达到亲密,目前1/3。
    任务奖励:橙色道具抽奖机会*1】
    三位阁老的关系达到亲密?
    这是系统逼着自己做三姓家奴啊!
    但是看到橙色道具的抽奖机会,苏泽又将不满吞了下去,不就是刷三位阁老的声望嘛!
    我苏泽并非某位阁老的私臣,而是朝廷的公臣!那刷三位阁老的声望也是正常的吧。
    接下了新任务,苏泽看向沈一贯,听着沈一贯将打听到的事情说了出来。
    辽王案件的发展,出乎了苏泽的意料。
    历史上辽王是除藩的,而且除藩这件事,除了和张居正不对付的刑部侍郎洪朝选不支持外,其余的阁部大臣都是支持的。
    文臣支持除藩,也算是一种政治正确了。
    特别是在湖广这种土地矛盾严重的省,除掉一个藩王可以缓解不少社会矛盾,即使这些藩王的土地不会直接分给百姓,那也不会继续侵占百姓的土地。
    但是这一次苏泽从申时行的来信中,也知道了本次勘的事情发展,似乎和苏泽穿越前的历史上不太一样。
    看向面带忧色的沈一贯,苏泽开口问道:
    “具体怎么回事?”
    沈一贯一屁股坐下,开始说道:
    “我是听一位刑部观政的同年说的,昨日洪侍郎的奏议送到了内阁,建议要宽纵处理辽王的案子,被张阁老票拟了反对意见。”
    “陛下将这份奏疏留中了,但是刑部内知道这件事后,部议汹汹,不少刑部官员都上书,支持洪侍郎的奏疏。”
    苏泽很快抓住了关键,问道:“刑部毛尚书的态度呢?”
    上一次刑部尚书毛凯在阁部会议上,响应张居正,推荐了谭纶出任蓟辽总督,苏泽判断毛凯已经转投了张居正,刑部闹出这样的事情,那毛凯这个尚书的态度就很关键了。
    沈一贯说道:“毛尚书告病在家,没有表态。”
    罗万化又问道:
    “辽王的恶行昭著,刑部是怎么为他开脱的?”
    沈一贯气呼呼的说道:
    “还能怎么说,无非就是弹劾辽王的罪证不足,还有人翻出祖训和《大明律》,言什么刑不上大夫,说辽王乃是宗亲,需要交给陛下议罪。’
    罗万化立刻说道:
    “交给陛下议罪?这帮刑部的家伙是律书读傻了吗?”
    沈一贯叹息说道:
    “代藩案在前,若是陛下在断罪除了辽藩,那天下宗室必然沸腾,刑部这不是傻,而是要帮着辽王脱罪。”
    罗万化更不理解了,他问道:
    “难不成是辽王贿赂了刑部?他们为什么要如此帮着辽王开脱?”
    这句话也让沈一贯沉默了,他也不理解为什么这一次刑部如此团结一心,要帮着辽王翻案。
    沉默了许久的苏泽说道:“刑部不是为了辽王,而是为了阁部之争。”
    “阁部之争?”
    苏泽点点头,从沈一贯说的信息,苏泽已经猜到了形势。
    阁部之争,这是贯彻整个大明朝的官场斗争暗线。
    简单的说,就是作为决策机构的内阁,和执行机构的六部之间的权力之争。
    刑部尚书毛凯对刑部的控制力不足,他虽然投靠了张居正,却在刑部压力下不敢表态,只能在家装病。
    而刑部侍郎洪朝选长期在刑部任职,所以成了刑部推举出来,和内阁争权的打手。
    洪朝选为辽王开脱,除了和张居正的私仇之外,也是刑部要和内阁争夺权力,只是辽王案正好就成了双方争夺权力的关键。
    阁部之争的根源,还是内阁这个机构的名不正言不顺。
    内阁有宰相之名却没有宰相之实,有宰相之责却没有宰相之权,内阁的含金量,完全要看阁臣自己的能力。
    内阁强势的时候,六部就是彻彻底底的执行机构,面对内阁的命令只能执行,沦为内阁的下僚佐吏。
    而内阁弱势的时候,六部也会争夺内阁的决策权。
    刑部争夺的自然不是辽王这个案子的结果,而是在和内阁争夺案件的审理权。
    而这也不是刑部侍郎洪朝选一个人的意愿,而是整个刑部官员的共同意志。
    隆庆内阁自从徐阶罢相后,内阁辅臣越发的霸道,六部逐渐成为内阁的附庸,辽王案成了阁部之争的导火索,在洪朝选的奏疏送到京师后,彻底爆发出来。
    而之所以第一个冒头的是刑部,那是因为刑部这种专业化的机构,晋升途径相对单一,内部成员往往更有凝聚力,更容易抱团。
    而且那些专业化的部门,往往没一种“你是内行所以要听你的”的气氛。
    毛凯后世也和那些部门的人接触过,我们往往没一种精英自治的口号,提倡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反感所谓的“里行领导内行”。
    “教授治校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