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震惊中,曹颖隐约听到陛下这么说了一句。
“列祖列宗保佑,待会你和我一道去祠堂祭拜列位先帝,告诉他们这个大好消息。”
皇后点头,回头对她道:“今天你也休息吧,顺道把消息带到赵府上,也让立宽家里不必担心。
曹颖行礼退下。
大周祠堂内,皇帝皇后更换素服,屏退左右,恭敬焚香礼拜,对着上方一排排牌位恭敬告知西北胜利。
这里没别人,皇后忍不住落下泪来。
“怎么了,大好消息还哭了。”老皇帝问。
皇后摇摇头,“陛下,我们出去吧,别在祖宗面前失了脸面。”
两人到了外面的院子里。
皇后连连擦去泪水,不让外人看到,随后才道:“我又想到了可怜的显儿......”
赵显,正是当年的太子,赵立宽的亲生父亲。
陛下也沉默了。
皇后有些懊悔的说:“陛下,当初我们是不是对她太过严苛了,他不过是娶了个辽国的公主,当初何必那么逼她。
那辽国的公主不过刁蛮了点,一个女子骑马带刀上街确实不成体统,可她终归是辽国人,从小就是那样。
我们却夺了她的孩子,将心比心,哪个当娘的不会发疯。
她来宫门前大吵大闹,便有刀枪也不怕,要赴死的架势,便觉得她有失皇家体面。
现在想来我真是个苛刻的婆婆……………”
皇帝没说话,只静静走到一处小亭里停下,石凳有些凉,十几步外跟随的宫女想上前垫上随身带的垫子。
却被陛下抬手制止,只让他们远远等候。
老皇帝叹口气:“这件事不全怪你,当时朝廷上许多人都在反对。
当时帝师唐世昌,侍御史明生等,包括朕都不支持。”
“唉....”皇后后悔不已:“这件事其实没必要那么较真,说什么华夷之别。
前朝太宗皇帝天纵英才,文韬武略,其母,其祖母不都是胡人吗。
那有什么,硬是闹到那步境地。”
陛下不说话,只烦躁的叫远处宫女去取茶水来。
皇后越说越动情:“二十年前辽国犯边是太子力挽狂澜,这回西南边乱,代国犯边,都是宽那孩子克敌制胜。
父子做那么多事,总不能亏待他们吧。”
陛下不说话,皇后也不敢再往深里说了。
当初的矛盾闹到那种地步,主要还是因为父子俩都太过倔强,谁也不肯让半步。
以致矛盾越来越深,最严重的时候陛下甚至威胁要废除太子。
当时太子非常伤心,一度闹得不入宫见驾。
以致最终被奸人稍一挑拨,就酿成大祸。
皇后想起那些往事,再也忍不住情绪。
随即心里焦虑,忍不住开口:“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
当初太子就和陛下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都是倔强不肯退让,谁也不愿低半分都,最终才闹到那步。
立宽这孩子从小吃苦懂得退让,可我就怕哪一天,他随父亲,又......又顶撞了陛下。”
说着忍不住再次泪如泉涌。
“好了好了,多大年纪哭什么哭,朕岂会和他一个孩子计较。”陛下不耐烦开口。
此时宫女小心翼翼送茶过来,又被屏退。
陛下自己沏茶喝了两杯,随后摆摆手向皇后保证:“等他回来朕必然高升重赏。”
“那孩子的身份………………”皇后小声问了一句。
“朕自有安排。”陛下答了一句。
皇后便不敢再往深里问了。
如果要恢复赵立宽的身份,就必须为当年的太子翻案。
那等同于让陛下认错。
这种事她不敢再往深处说了。
就算真要那样,也只能陛下自己做决定,决不能是别人逼。
皇后心里默叹口气,陛下是最看重脸面的,所以对卫王做的事才会那么生气。
要他当着天下人认错恢复赵立宽的身份,只怕难上加难....……
无论怎么说,卫王因此事牵连禁足宗正寺,郑王便是唯一的储君人选。
卫王是她亲生的皇子,总有好处,也是一件好事。
随后,陛下并离开,令摆驾政事堂,去找吴光启,司马忠两位相公及众多政事堂官员议事。
一下撤了十多位官员,其中两位还是重要位置,必须安排好暂代的人选。
皇城里的消息不知道怎么,居然很快传到宫外。
因弹劾赵立宽,卫王被软禁宗正寺,十余位朝廷官员被治罪。
很快,悄悄传递消息的入内内宦官悄悄回皇城时被皇城司禁军拿住。
一共拿住五个,但也不确定是谁传递的消息。
他们都不断哀求辩解,说自己是被冤枉的。
又说跑出去帮宫里妃嫔买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