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同志们各抒己见,三号、四号方案一眼能看到的好处坏处都一目了然,大家讨论那真是光屁股坐板凳??有板有眼的。
但是实际上,有尾、无尾、无尾鸭翼三种布局之间的关系,并没有一眼看上去那么简单。
主要是流体力学这东西实在是有些逆天,在这年代是纯纯的经验科学,不经过大量的风洞乃至飞行试验,根本没法掌握到实际情况。
别说现在了,就算是放到几十年后,花旗佬那难产的高超依然会告诉大家??这事儿吧,真的很难模拟。
当然,被重新“定义”的高超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不过既然有同志说到高振东了,大家才想起来,高委员好像还没发言。
“振东啊,你的看法是怎么样?”防工委领导转头看向身边的高振东,只见他正在本子上写写画画。
听见点自己的名,高振东抬起头来:“稍等一下,我算一算,你们先讨论,先讨论。”
说完,他低下头继续在会议准备的一本草稿纸上写写画画。
这本草稿纸散会了一定要销毁!防工委领导在心里发狠。
当场算,高振东在防工委开了这么多会了,可并不多见。
“好,你算,你先算,我们继续讨论。”
空军的同志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看来新飞机的方案,振东同志的考虑很多啊。
想到这里,空军的同志非但没有担心,反而更兴奋了。
能让高振东同志如此上心,看来在高总工心里,是准备整一个大活儿了。
大活儿好啊,越大越好,空军的同志乐得不行。
毕竟前面从战-6改开始,攻击机、多用途战斗机等等装备上,空军可是尝到了不少的甜头。
你算,随你算多久,谁不让你算我们先把他给办了!
同志们继续各抒己见,已经把一二号方案忘到了九霄云外,大致是以空军和西南所为主的同志倾向四号方案,大部分其他同志倾向三号方案。
至于高振东在纸上算的什么?
实际上他就是在纸上胡逼写公式,瞎勾巴画图,这些内容还都是从他原来搞到的那本飞机气动设计的书上弄下来的。
之所以要这样,主要是他要说的内容虽然不算多,但是却比较深,而且在某些方面对三四号方案的修改有些大,所以他好歹得把铺垫做足。
见大家都讨论得差不多了,高振东觉得时间也可以了,趁着同志们发言的空档,他举了举手。
一直在盯着他的防工委领导顺着就跟上了:“来,你说说,振东同志。”
等了你老半天了。
其他同志也都好奇的看着高振东。
“三号还是四号,其实我现在也没法给你下结论,关键是,你们,或者说使用这架飞机的同志们的选择倾向是什么。”
没法下结论,这可非常少见了。
“倾向?”惜!
“对,关键是,这架飞机,你们是想要往哪个方向走,你们选定的静不稳定度是多少?”
“静不稳定度是多少?”还是憎!
“对,这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这个东西决定了一架飞机的设计。”高振东道。
对于西南所的同志们来说,这个说法是新鲜的,实际上对于他们来说,静不稳定这个概念都还是高振东上次提出了这个概念之后,才开始接触到。
和几十年后我们的气动研究不说天下无敌,也至少是难逢敌手相比,现在我们的同志们甚至还连门都没怎么摸着,很多概念根本就不存在,毕竟在原本的历史上,我们连彻底摸清楚米格-21的一切,都已经到了八十年代了。
在有放宽静稳定度飞机的概念之前,别说我们,就连其他国家的相关人员都对这个东西没有非常深入的研究,而处于蹒跚学步的我们,就更是不太清楚。
高振东不得已,将静稳定度的概念介绍了一遍,然后才问道:“所以,你们选择的这个飞机的静不稳定度是多少?是机翼平均空气动力弦的多少?”
这个参数说起来简单也简单,复杂也复杂,不过高振东的解释,搞空气动力学的同志还是大致听明白了。
明白归明白,但实际上同志们压根没有考虑到这么多,因为不知道这东西这么重要。
西南所的同志脸上露出了一点不好意思的神情:“我们还没考虑到,本来是想先选定方案再去考虑这些细节参数。”
高振东笑道:“原则上来说,你们的想法没问题,不过这个参数和一些核心参数一样,属于是它不选定,就很难法选布局的,就好像动力。”
“那这个参数到底在方案选择上有什么作用?高总工,这方面我们实在是不太清楚,也请您多多指导。”
高振东点点头:“这么说吧,这个参数决定了何种方案的综合性能更优秀,随着这个参数的变化,平尾、大三角翼、鸭翼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