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着她的手,递给她一幅画,“这是我画的家。”
林晓雨接过画,画中是一座破旧的房子,但屋顶上有一颗星星,闪闪发光。
“这颗星星代表什么?”她问道。
女孩轻声说:“代表希望。”
林晓雨心头一颤,轻轻抱住她:“你的希望,会变成现实的。”
风轻轻吹过,展厅里的画作在光影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而那颗会说话的星星,正在无数孩子的心中,缓缓升起。
回国后,林晓雨将叙利亚之行的经历整理成报告,提交给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并正式提出在叙利亚设立“星光故事馆”线下中心的计划。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项目。”她在报告中写道,“这是一个关于希望的承诺。我们不仅要让世界听见他们的声音,还要让他们相信,未来依然值得期待。”
基金会对她的提议高度重视,并决定将其纳入全球儿童权益保护重点项目。
与此同时,林晓雨也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反馈。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通过“星光故事馆”表达自己,分享自己的故事。
“林阿姨,我写了一首诗。”一个来自非洲的女孩在平台上留言,“我想让它飞向世界。”
“林老师,我拍了一段视频,记录了我家乡的风景。”一个中国西南山村的孩子写道,“我想让更多人知道,这里也有美丽的山和清澈的水。”
林晓雨看着这些留言,心中充满温暖。
“星语。”她轻声唤道。
>“我在。”
“你觉得,我们真的能改变世界吗?”
>“不是改变,而是点亮。你正在点亮那些被遗忘的星光,而它们,终将汇聚成银河。”
夜色渐深,窗外的星星依旧闪烁,如同无数孩子的眼睛,静静地注视着这个世界。
林晓雨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小雨的画,浮现出哈桑的眼神,浮现出那个非洲女孩的诗,浮现出那个山村孩子的视频。
她嘴角微微上扬,心中一片清明。
风轻轻吹过,带着希望,飘向远方。
而那颗会说话的星星,正在无数孩子的心中,缓缓升起。
林晓雨从叙利亚回来后,整个人都瘦了一圈,但眼神却更加坚定。她将这次行程的所见所感整理成详细的报告,不仅提交给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还发给了国内几家主要的公益组织和教育机构。
“我们必须在战乱地区设立‘星光故事馆’的线下站点。”她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说道,“那里是最需要声音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遗忘的地方。”
“可是在战区设立站点,安全怎么保障?”小李担忧地问。
“我们可以与联合国驻地机构合作,由他们提供安保和场地支持。”林晓雨翻出她在叙利亚拍摄的照片,“你们看,这些孩子的眼神里,有渴望,也有希望。如果我们不去,他们就只能继续沉默。”
团队成员们沉默了片刻,最终一致同意推进这个计划。林晓雨随即联系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叙利亚的负责人,并提出了建立“星光故事馆”线下站点的构想。
“这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项目。”对方在回信中写道,“我们愿意提供场地和安保支持。但我们需要更多的资金和设备,确保孩子们能够安全、顺利地使用平台。”
林晓雨立刻开始筹款。她联系了几家国际公益基金会,并亲自前往几家大型企业的总部,介绍“星光故事馆”的社会价值和未来规划。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公益项目。”她在一次企业社会责任会议上说道,“它不仅仅是一个平台,而是一扇窗,让世界看见那些被遗忘的孩子,也让那些孩子看见希望。”
她的演讲打动了在场许多人。几家企业当场表示愿意提供资金支持,甚至有公司提出可以捐赠一批设备,包括平板电脑、录音设备和摄影器材。
“我们愿意成为‘星光故事馆’的长期合作伙伴。”一家科技公司的代表说道,“因为你们做的,不只是公益,而是改变。”
林晓雨感激地点头:“谢谢你们,谢谢每一个愿意支持这个项目的人。”
资金和设备陆续到位后,林晓雨和团队开始筹备在叙利亚设立第一个“星光故事馆”线下站点。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建一个站点。”她在团队会议上说道,“我们要培训当地的志愿者,让他们成为‘星光故事馆’的引导者,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表达自己。”
“我们已经联系了几位叙利亚本地的教育工作者。”老张汇报,“他们愿意参与培训,并协助我们开展活动。”
“很好。”林晓雨点头,“我们要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这个平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
几天后,林晓雨再次踏上前往叙利亚的旅程。这一次,她带着团队的核心成员、一批设备,以及一份详细的培训计划。
抵达后,她立即投入工作。她和团队成员们一起布置站点,安装设备,调试平台,同时对当地志愿者进行系统培训。
“‘星光故事馆’不仅仅是一个上传作品的平台。”她在培训课上说道,“它是一个倾听和表达的空间。我们要做的,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他们的声音值得被听见。”
志愿者们认真地记笔记,积极提问。他们中有些人曾是教师,有些人曾是社会工作者,还有些人自己也是战争的受害者。
“林女士,我曾经在战火中失去了家人。”一位名叫阿米尔的志愿者说道,“但我现在想做的,是帮助那些和我一样的孩子找到希望。”
林晓雨看着他,轻声说道:“你已经在做了。”
培训结束后,林晓雨组织了一场小型的“星光故事馆”体验活动。孩子们被邀请到站点,尝试使用平台上传自己的作品。
有的孩子画了一幅画,讲述他们对和平的渴望;有的孩子录制了一段视频,分享他们在战乱中的生活片段;还有的孩子用手语讲述自己的故事。
“我叫莱拉。”一个女孩在视频中说道,“我十岁了。我想成为老师,教其他孩子读书写字。”
林晓雨看着她的作品,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星语。”她轻声唤道。
>“我在。”
“你觉得,她会实现梦想吗?”
>“她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林晓雨微笑着点头:“是的,她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活动结束后,林晓雨站在站点门口,望着远处的废墟。风轻轻吹过,带着尘土的味道,也带着希望的气息。
“我们做的,不只是搭建一个平台。”她轻声说道,“我们是在搭建一条通往希望的路。”
>“而这条路,会越走越宽。”
夜色渐深,站点的灯光依旧明亮。孩子们的身影在灯光下穿梭,笑声、交谈声、键盘敲击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一首无声的乐章。
而那颗会说话的星星,正在无数孩子的心中,缓缓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