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紧张起来。
“我建议我们分两组。”低振东继续道,“一组负责高空模拟测试,一组负责算法优化。我们必须在有限时间内,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明白。”众人齐声应道。
---
**四十八小时后,测试方案正式提交。**
低振东亲自带队,前往西北空军基地。这一次,他们带着全新的雷达测试模块,准备进行高空飞行验证。
飞行测试当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战-7战机缓缓升空,进入预定高度。
“雷达系统启动正常。”地面指挥中心传来消息。
“高度两万米,信号稳定。”
“高度两万五千,信号开始波动。”
低振东盯着屏幕,眉头紧锁:“记录波动频率,调整雷达频率自适应参数。”
“调整完成,信号恢复。”
“高度两万七千,信号稳定。”
“高度三万,信号稳定。”
测试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最终确认,经过优化后的雷达系统在高空环境下表现稳定。
低振东长舒一口气,心中大石终于落地。
---
**回到北京后,低振东向军委提交了完整的改进报告。**
报告中详细分析了高空电离层对雷达波的影响,并提出了频率自适应算法的优化方案,以及天线材料的改进方向。
李建国看完报告后,露出满意的笑容:“干得漂亮,低主任。”
低振东却只是淡淡一笑:“这是我们科研人员的本分。”
---
**深夜,低振东再次回到四合院。**
院子里,王叔已经坐在石凳上,手里端着一杯热茶。
“回来了?”王叔笑着问。
“嗯。”低振东走过去,接过茶杯,坐下来,“这次任务完成了。”
王叔点点头:“你爹要是知道你现在干的事,一定会很骄傲。”
低振东望着夜空,轻声道:“我只是在做我该做的事。”
夜风轻拂,星光闪烁,四合院里一片宁静。
他知道,这只是另一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无论前方有多少挑战,他都会坚定地走下去。
**深夜,低振东独自坐在实验室的控制台前,屏幕上跳动着最新的雷达数据。**
窗外,四合院的屋檐下依旧亮着那盏昏黄的灯,风吹动柳枝,影子在窗棂上摇曳。他揉了揉酸痛的太阳穴,目光落在桌上的军委回函上。
“关于战-7雷达系统高空信号稳定性问题的解决方案已通过,项目进入下一阶段。”
低振东松了口气,但心中仍有一丝不安。他清楚,高空信号丢失只是冰山一角,模块化雷达系统的真正考验,才刚刚开始。
“咚咚咚。”
敲门声再次响起,打断了他的沉思。
“请进。”他抬起头。
门被推开,是实验室的年轻工程师李明,手里抱着一沓厚厚的测试报告,脸上带着兴奋:“振东主任,好消息!我们刚刚收到西北基地的反馈,高空测试数据全部符合预期,雷达系统在三万米高空下的稳定性达到了设计标准!”
低振东接过报告,翻阅了几页,嘴角微微上扬:“很好,辛苦了。”
李明却没急着走,犹豫了一下,低声问:“主任,我有个问题,一直想问您。”
“说吧。”低振东放下报告,抬头看着他。
“您觉得,我们做这些,真的有意义吗?”
低振东一愣,随即露出一丝温和的笑容:“当然有意义。”
“可有时候我觉得,我们只是在重复测试、优化、再测试……就像在走一条看不到尽头的路。”李明叹了口气,“我不知道,我们做的这些,到底能不能改变什么。”
低振东沉默片刻,然后缓缓开口:“科研,从来就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它更像是一点一滴的积累,像一条细流,慢慢汇聚成江河。我们做的每一个优化,每一次测试,都是在为未来的某一天铺路。”
他顿了顿,目光坚定地望着李明:“也许我们现在做的,不会立刻改变世界,但终有一天,它会被记住。因为,我们是在为国家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李明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光亮,郑重地点了点头:“我明白了,主任。”
“回去吧,明天还有新的任务。”低振东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李明应声离开,低振东重新望向窗外,夜色深沉,星光点点。
他知道,自己走的这条路,虽然孤独,却无比坚定。
---
**翌日清晨,低振东接到了南华公司的电话。**
“振东同志,我们这边又遇到了新问题。”陈国栋的声音透着焦急,“我们按照您的建议,更换了天线材料,但成本还是太高,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