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七章 雄英……雄英他才八岁就去世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武英殿内,马皇后望着朱元璋问出了这么一句话。
    在问这话时,她的声音显得有些颤抖。
    整个人的情绪波动很大。
    虽然朱元璋已经通过他的办法,尽可能的来吸引自己家妹子的注意力。
    而朱允...
    朱高燧步出监察院,雪地上留下一串深浅不一的足迹。他抬头望向夜空,风雪呼啸,遮蔽了星辰,也掩埋了京城中暗藏的杀机。
    “殿下,东宫劫狱之事已查得七七八八。”纪纲低声禀报,“动手的是旧党余孽,为首之人乃前礼部侍郎陈世安之子陈文远。此人在三年前因父罪被削职为民,却未离京,一直在暗中联络旧臣,伺机而动。”
    朱高燧冷笑道:“果然如此。他们以为陛下驾崩、太子失势,便可借三藩之势翻盘?可笑至极。”
    纪纲点头道:“不仅如此,据属下掌握的情报,朝中仍有不少人对三皇子心存疑虑,甚至有人暗中与燕王书信往来,意图拥立新君。”
    朱高燧眼神骤寒,缓缓道:“这些人,一个都不能留。”
    纪纲躬身应命,随即又道:“只是……朱瞻基如今仍未找到,若让他落入敌手,局势恐怕会更加复杂。”
    朱高燧沉吟片刻,道:“立即派人前往宣府、大同,命驻军封锁通往北疆的道路,同时派遣密探潜入三藩辖地,务必在朱瞻基尚未抵达之前将其截获。”
    纪纲领命而去,朱高燧转身走入书房,取出一封密信,正是戚继光刚刚送来的急报:
    >“殿下明鉴,江南军已整装待发,预计五日内可抵通州。然沿途已有三藩斥候活动频繁,恐有伏兵。请殿下早作部署,以防敌军绕道进逼京师。”
    朱高燧将信纸折起,放入袖中,随即提笔写下一道密令,交予亲信太监:“即刻送往通州,命令戚将军务必在通州设防,不可让敌军越雷池一步。”
    ####通州风云
    通州城外,寒风凛冽,江面结了一层薄冰。戚继光披甲立于城头,目光如炬,遥望北方。
    副将陈应奇策马上前,低声道:“大人,前方斥候回报,燕王麾下先锋已逼近蓟州,预计两日之内便会兵临通州。”
    戚继光眉头微皱:“来得好快。”
    陈应奇继续道:“更令人担忧的是,据探子回报,燕王似乎已与旧党残余取得联系,极有可能正派人接应朱瞻基。”
    戚继光神色凝重:“若是朱瞻基落入燕王之手,便成了他们‘清君侧’的旗帜。届时不仅动摇军心,连朝廷内部也会出现裂痕。”
    他沉思片刻,果断下令:“立刻派出轻骑小队,沿官道北上,务必要在燕王大军到来之前拦截朱瞻基。另外,传令各营,加强城防,准备迎战。”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飞马而来,跪地禀报:“启禀大人,属下刚从京城带回三皇子密令??命我军务必守住通州,拖住敌军主力,为辽东军南下争取时间。”
    戚继光接过密令,展开细读,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光芒:“好,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在这里,给燕王一个下马威!”
    ####辽东铁骑疾行
    辽东军浩浩荡荡,穿越白山黑水,踏雪南行。
    张辅一身戎装,策马走在队伍最前方,身后是数万精锐铁骑,个个神情肃穆,士气高昂。
    “大人,前方就是山海关了。”副将低声提醒。
    张辅点头:“加快行军速度,务必在十日内赶到京畿。”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策马狂奔而来,脸色焦急:“大人,属下刚刚接到京中急报,燕王大军已逼近通州,戚将军正在死守。另有一支敌军绕道西进,目标直指居庸关!”
    张辅闻言,脸色一沉:“居庸关一旦失守,敌军便可长驱直入,威胁京师!”
    他当机立断:“传令全军,分兵两路??一路由本帅亲自率领,直奔居庸关;另一路由副将统领,继续南下驰援通州。”
    副将迟疑道:“大人,您若亲率一路,兵力分散,恐怕难以抵挡敌军主力。”
    张辅淡淡一笑:“无妨,辽东军虽少,但皆为百战之师。只要居庸关不失,敌军便不敢轻举妄动。你带主力南下,务必协助戚将军守住通州。”
    副将领命而去,张辅回身望向天际,喃喃自语:“乱世之中,唯有忠义可托付江山。愿这一战,能护住大明社稷。”
    ####京城暗流再起
    乾清宫内,朱高燧独坐御案前,手中握着一份奏折,久久未动。
    这是内阁众臣联名所奏,要求三皇子暂缓摄政,等待新君确立后再议国事。
    朱高燧冷笑一声,将奏折扔在一旁,心中却知,这些老臣并非真心反对自己,而是畏惧三藩声势浩大,想提前为自己谋条退路。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庭院中的雪花飘落,思绪万千。
    忽听门外传来脚步声,紧接着,纪纲匆匆步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