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当地主去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两总数目,根本不到亿这个数量级。
    刨去相当一部分贵族丶大地主囤积起来的,可能市面上真正快速流通的半两钱,可能只有千万级!
    十万比较一亿差别很大。
    但相较千万,可就是百分之一了!
    相当于特事局每收入十万钱,市面上就少百分之一的钱。
    哪怕只按每三日五万钱的速度进帐,用不了一两个月,整个秦国内就会出现钱比物少,通货紧缩的「钱荒」!
    那麽,钱多了,花出去不就行了?
    「这就是问题最麻烦的地方。」
    宋伟民无奈道:「秦国物产太少,这个钱,无处可花!」
    战国时代的生产力太低了!
    特事局,已经把有用的丶能买的东西,基本都买空了!
    比如漆器等手工艺品,咸阳市面上已经买绝迹了!
    大部分都是直接当纪念品,每个战士都发了两三个;
    各种豪华兽皮,也买空了。
    部分运去现代处理,另一部分品相好的,直接作为奖品,奖励生产积极分子。
    倒也有昂贵珍稀的,比如象牙丶虎骨丶野生高品相药材等等。
    但这些数量都太少,可遇不可求,全都买了,也只杯水车薪。
    然后就没了。
    其他东西,不是体量太小,就是关乎民生。
    就比如秦国事实上产量最大的商品:粟米,倒是能勉强容纳下三日五万钱。
    但秦国人自己的粮食产量都不够!
    若特事局这麽大手笔地持续买粮,用不了几天,很多佃农丶奴隶丶贫民就没饭吃了!
    所以,特事局的战国本币,逐渐在手中堆积,慢慢花不出去!
    特事局原本计划的三日一份报纸,后期也只能延长到四日一份丶五日一份。
    为的就是拉长时间,想尽一切办法,把钱花出去。
    「说到底,还是战国时代的生产力太低,连一份报纸的产能也扛不住。」
    如果后世现代真有恶意的话,仅仅依靠倾销报纸,就能将整个大秦的财富洗劫一空!
    李建青这时举手道:「那麽,为什麽不作为工钱,直接发给工人呢?局里好像没有考虑过这个方案。」
    宋伟民点点头:「目前在工程府工作的秦人,吃穿用度,基本都由特事局直接供应保障了。
    「这种情况下,即使给他们发工钱,他们既不会消费,也无处消费,只能储存起来。
    「对钱荒的问题根本于事无补。
    「而且,工人的工钱,关系到特事局接下来的货币政策,不会以战国本币的形式发放。」
    孟未竟插了一句嘴:「那花钱雇人呢?」
    反正现在的基建建设如火如茶,所需工人数量肯定会越来越多。
    宋伟民再次摇摇头:「一方面,秦国内,雇工市场太小。
    「另一方面,大规模雇工,会导致人力大规模从农业生产,流入到工业建设之中。
    「以秦国目前的农业生产力,根本支撑不住这样的农业人口流失。」
    这也是特事局目前徵召更卒比较克制的原因,并非不能更多,而是怕步子一下子迈太大,拉垮了脆弱的秦国农业。
    「所以,搞建设的前提,农业生产力也得跟上,两条腿,一起走路。」
    麦栗梁如是总结。
    他是中粮出身,但刚才的一系列任命中,似乎没有报到他的名字。
    宋伟民点点头:「说的没错。有鉴于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迫切性,政事部的同志经过商讨之后,提出了一项相对激进的策略,希望跟大家,共同探讨。」
    平常的策略,政事部自己内部商讨合理性之后,肯定直接就去执行了。
    能专门拿到这样的会议上来讨论,则说明,这项策略可能,不止是相对激进。
    宋伟民特意看了孟未竟一眼。
    然后道:「政事部的建议是,以强制性手段,在关中平原,大规模买地!买奴隶!
    「由特事局当地主,在关中平原,进行大规模农业生产。
    「并迫使一部分佃农丶贫农,离开土地,加入建设,成为产业工人!」
    现场顿时一片寂静。
    买奴买地?
    还是强制性手段?
    而且还迫使自耕农丶佃农离开自己的土地?
    说起来短短一句话,听起来怎麽像是要羊吃人一样,强行打烂一大片人赖以生计的饭碗啊!
    而且特事局,本该是天然跟封建地主站在对立面的!
    居然自己跑过去土地兼并,当大地主?!
    这岂止是激进,乍听起来都有点耸人听闻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