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示同意:“这个办法可行。不过,审讯时要格外谨慎,不可让对方察觉我们的意图。另外,我会亲自前往东南沿海,与当地驻军及百姓接触,进一步核实情报。”
接下来的日子里,苏瑶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各地之间。她一方面加强了对涉案官员的监视,另一方面也在暗中联络一些忠诚可靠的地方将领,为可能发生的变故做好准备。
然而,就在苏瑶以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时,意外却突然降临。一天深夜,一名玄影部队的斥候匆匆赶回京城,带来了令所有人震惊的消息??楚国军队已经悄悄集结在东海附近,随时可能发动袭击!
消息传到苏瑶耳中时,她正站在城楼上眺望远方。听到这一情报,她的心猛地一沉,随即转身命令道:“立刻召集所有可用兵力,严守各处要害关口。同时派人通知赵明轩陛下,请他速作决断!”
与此同时,苏瑶还迅速调派玄影部队潜入敌营,试图打探楚军的具体部署和动向。然而,时间紧迫,留给她的机会并不多。她知道,一旦战争爆发,不仅会消耗大量国力,还会给百姓带来无尽苦难。
为了争取更多的主动权,苏瑶决定亲自前往前线指挥作战。临行前,她特意拜访了隐居多年的老将军萧怀远,向他请教破敌之策。
萧怀远听罢苏瑶的讲述,沉思良久才缓缓开口:“苏相,楚军虽看似强大,但其弱点亦非难寻。据我所知,他们的粮草补给线较长,若能切断此路,便可使其陷入困境。此外,楚军士兵多不习水战,若能利用地形优势,或许能够反败为胜。”
苏瑶闻言,心中顿时有了计较。她感谢了萧怀远的指点后,立即返回营地,开始重新调整战术安排。
数日后,楚军果然如预料般发动了进攻。双方在东海沿岸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动地。苏瑶身披铠甲,手持长剑,亲自率军迎击敌人。
尽管楚军兵力占优,但在苏瑶精心策划的策略下,大魏军队凭借熟悉的地形和顽强的斗志逐渐占据了上风。经过整整三天三夜的激战,楚军终于支撑不住,被迫撤退。
胜利的消息传回京城时,整个大魏都沉浸在喜悦之中。赵明轩特地下旨嘉奖苏瑶,并授予她“护国功臣”的称号。
然而,苏瑶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相反,她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这次危机虽然暂时化解,但根本问题仍未解决。朝堂内外依旧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隐患,稍有不慎便会再度引发动荡。
于是,她继续推动改革,力求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她大力扶持清廉贤能之士,打压贪腐势力;同时改善民生,减轻赋税,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几年后,大魏在苏瑶的带领下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昌盛。然而,就在这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某日深夜,苏瑶正在批阅奏折时,忽然接到一封来自西域的急信。信中称,楚国再次联合西域诸部落,准备发起新一轮攻势。不仅如此,信中还透露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原来楚国之所以屡次挑衅大魏,竟是因为有人暗中资助并支持他们!
这个消息让苏瑶震惊不已。她立刻召见秦风,严肃地问道:“你可知这幕后之人是谁?”
秦风犹豫了一下,低声答道:“属下怀疑……可能是朝廷内部的某位重臣。否则,楚国不可能获得如此庞大的资金支持。”
苏瑶听后,脸色变得更加阴沉。她深知,如果真是这样,那么问题的严重性将远远超出想象。这意味着,大魏内部很可能隐藏着一股强大的反对力量,而这股力量足以威胁到整个国家的稳定。
为了查明真相,苏瑶决定采取更加果断的措施。她首先秘密派遣玄影部队深入调查,同时密切监控几位嫌疑最大的朝臣。
经过一番努力,最终真相浮出了水面。原来,这一切的幕后主使者竟然是当朝宰相李崇文!此人表面上忠心耿耿,实际上却暗怀二心,长期与楚国勾结,企图颠覆大魏政权。
得知真相的那一刻,苏瑶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她很快冷静下来,下令将李崇文及其党羽全部抓捕归案。随后,她在朝堂之上公开揭露了李崇文的罪行,并请求赵明轩批准对其进行严惩。
赵明轩起初对此感到难以置信,但当他看到确凿的证据后,也不得不承认事实的存在。最终,李崇文被革职查办,并判处死刑。
这场风波过后,大魏的局势终于趋于平稳。而苏瑶也因此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挑战,只要不忘初心,始终为国家和百姓着想,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障碍。
时光荏苒,转眼间又过了数年。此时的大魏早已今非昔比,成为了周边各国羡慕的对象。而苏瑶的名字,则如同星辰一般闪耀在历史的天空中,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