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楼,就是你们的屋子没我的大。您和弟弟的柜子到时候我让木匠一起打,只是床和书桌要你们单独买。”
罗玉娥不由道:“要不然把咱们这里的床抬过去吧?”
“买新的吧,这里的就放这边,咱们也睡了好几年了,就是您请人抬过去都得花几百文。”锦娘笑道。
她就是这般,什么话都提前说清楚,如此爹娘和她也好相处,如此含糊不清,到时候为了钱还会争执。
几人对新家又有一番憧憬,锦娘则是每日傍晚跟她娘一起过来看看,白日过来看仿佛监工,人家工匠们也不自在,再者,人家做的事情你也未必都懂。
当然,针线活还是不能够停下,尤其是宅子这边要用钱,她白日在文绣院不好做私活,晚上便点了蜡烛出来绣。
这个月锦绣阁那边倒是史无前例的分了三十五贯给她,锦娘欢喜极了,那边的掌柜也道:“那位夫人很喜欢你的绣品,把你之前的陈货都买走了。”
可锦娘知晓这是例外,这样的人可不多,同时这笔钱也是要到下个月才能拿到,锦绣阁就是如此,一般都会压一半的钱。
如此一想觉得自己在甜水巷买宅子的事情太对了,还是得自己开店才好,否则就锦绣阁给的这个小格子,她根本陈设不了多少东西,且日后从甜水巷过来实在是太远了。
她的手艺应该能赚更多才是!
清明节前后,文绣院正在赶制衣裳,锦娘正在细致的画着花样子,为自己开店做准备。她不愿意开那种传统的绣铺,因此心中自然有一番布置。
却见外面侍从跑进来小声道:“魏绣头,吴待诏想让你帮他夫人做一件夹衣,想问你有没有空?”
“吴侍诏吗?”锦娘想起那个干瘦的小老头。
虽说如今宋朝官员俸禄很丰厚,但是听闻吴待诏家中很清贫,因为他和他夫人都久病缠身,儿子还特别小,听闻身体也很不好。
侍从点头:“是啊。”
锦娘想上次他做绣头的头一日,人家吴待诏家中有事还把图画找出来给了自己,她就答应了。吴待诏住的地方也不比臭水巷好多少,这是一条旧巷子,门口还有污水,锦娘懊恼自己应该穿那些黑色的布鞋过来,她这双缎子鞋算是白费了。
好容易寻到吴待诏家,她忍不住叩门,没办法,若是在文绣院做衣裳送过去,被人看到了不太好。
开门的是一位老仆,引着锦娘母女进去,吴夫人头发花白,天气回暖了,身上还穿一件旧袄,头发插着一根发黑的银簪,用帕子捂嘴咳嗽了几声,吩咐家仆上茶。
锦娘脸上毫无异色,笑吟吟的道:“吴老夫人,我是文绣院的绣娘,吴待诏请我做的夹衣已经做好了,您上身试试,若是大了,我帮您改改。”
“咳咳,劳烦你们了。”吴老夫人道。
锦娘也不白做,这件夹衣反正也没怎么绣花,就是缝了一下,象征性的收五百文算了,所以只是笑:“不麻烦,不麻烦,我们文绣院还要多谢吴老给我们的画呢。”
没想到吴老夫人很是健谈,家里虽然清苦,但是并不是那种哀怨连连的,她看着这件衣裳,顿时道:“他是个性子倔强的人,难为为了我求人。我家中只有棉衣和薄衣裳,夹存放不当,一穿着身上就痒。我看你的手艺是真好,不过两三日针脚
竟然如此细密,魏姑娘,你不要觉得我是奉承你,我娘家是吴中人,闺中光景很好时,家中还有专门请的针线人,你比她们强太多了。”
“您是太过奖了。”锦娘赧然,又好奇道:“我见夫人一直咳嗽,不知是什么病?”
吴老夫人摆手:“我原先还有一位长子,长到二十岁快成婚时,结果出去爬山,跌落山崖去了。接着四十岁那年就生了小儿子,生了他着了凉,所以总是咳嗽。”
她这么说和罗玉娥也有共鸣,她也是有个小儿子,故而道:“我也是快三十才生下我小儿子,坐月子的时候腰发凉,到现在都还疼。
两位夫人就各自家长里短,当锦娘听闻吴待诏亲自教儿子读书时,她瞬间察觉这是个机会。能考进翰林院画院的也不是一般人,人家翰林随意点拨一二就够平民受用了。
“吴老夫人,家弟的年纪和令子差不多,冒昧问一下,吴待诏还收不收弟子?”锦娘笑着看向吴老夫人。
在旁一直顾着说话的罗玉娥看了女儿一眼,让翰林老爷教自己儿子,她真是想都不敢想。
吴老夫人话未说绝:“这些我都不管的。”
“吴老夫人,我弟弟已经读蒙学四年,性情老实温顺,只是我们家都学问有限,若非您这和气,我根本就不敢开这个口。也不是一定让您收下,让老大人看看我弟弟,若是他能入得了眼才行,若是入不了眼,那我们也不勉强。”说罢绝口不提工
钱的事情。
吴老夫人似乎颇为难的应下,锦娘又不经意说着她又买了宅邸如何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