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
林婉清找到他时,神情略显担忧:“李书记,我觉得我们应该加快节奏。如果让王建国那边缓过劲儿来,恐怕会有麻烦。”
李明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夜色,语气平静:“我知道。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沈文涛插话:“可如果我们一直按兵不动,他们会不会趁机反扑?”
李明转过身,目光坚定:“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要稳住。现在的每一步,都必须走得精准,不能有一丝偏差。”
林婉清皱眉:“你的意思是,我们在等一个契机?”
李明点头:“没错。等到他们露出破绽的时候,就是我们真正出手的时机。”
果然,几天后,王建国那边果然有了动作。
他们通过省人大系统,提出了一项关于“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规范化建设”的提案,意图限制调查组的权限。这项提案一经提出,立刻在党内引起广泛争议。
周德昌对此反应强烈,明确表示反对任何干扰调查的行为。
而就在这场较量即将进入白热化之际,一封来自海外的匿名举报信,意外地改变了整个局势。
信件内容详尽,不仅披露了陈志远在境外隐藏的大额资产信息,还附带了几段录音资料,其中一段赫然提到了王建国的名字。
周德昌收到这封信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并下令对相关线索展开深入核查。
省委内部顿时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王建国得知此事后,脸色铁青,几乎当场拍案而起:“这是栽赃!彻头彻尾的栽赃!”
赵正刚却比他冷静许多:“不管是不是栽赃,我们现在最怕的就是被牵连进去。必须尽快查明,是谁泄露了这些信息。”
王建国咬牙切齿:“查!给我查到底!”
然而,此时的李明却显得异常从容。
他知道自己赢了第一步。
因为真正的较量,从来都不是靠一张纸、一封信决定的,而是看谁能在这场风暴中站稳脚跟,最终走到最后。
而他,已经走在了通往青云之巅的路上。
周德昌的调查组在收到匿名举报信后,迅速展开行动。这封信不仅提供了详细的境外资金流向图谱,还附带了多份银行账户记录、电汇凭证以及部分关键人物的通话录音。这些材料的真实性极高,经过初步核实,调查组便确认其具备极高的可信度。
周德昌立刻向中央纪委汇报,并申请对王建国进行重点审查。与此同时,调查组内部也进行了人员调整,加强了对外部干扰的防范措施。为了防止信息泄露,所有与该案相关的文件都被列入绝密级别,查阅权限严格控制在核心成员范围内。
省委机关内部,气氛愈发紧张。王建国虽然表面上依旧镇定自若,但私下里已经连续召开了多次闭门会议,试图稳住局势。他深知,这次的风波远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凶险。一旦被牵连进去,后果不堪设想。
赵正刚作为王建国最信任的心腹,也在紧锣密鼓地布置应对方案。他先是安排人手对省委内部可能存在的“内鬼”进行排查,同时秘密联系了几位在纪检系统中有一定影响力的退休干部,希望他们能通过私人渠道向京中施压,延缓调查节奏。
然而,这一切的努力,在李明看来,不过是徒劳的挣扎。
李明早已预料到王建国会采取反制手段,因此提前做好了准备。他在省委内部安插了几名心腹,专门负责收集各方动向,并随时向他汇报。同时,他也与林婉清、沈文涛保持密切联系,确保掌握第一手情报。
“王建国已经开始慌了。”林婉清在一次密谈中低声说道,“他已经让赵正刚去联系老领导,想通过高层关系施压。”
李明微微一笑:“那就让他们去折腾吧。现在最关键的不是他们在做什么,而是我们要怎么做。”
沈文涛点头:“你是说,我们要主动出击?”
李明缓缓点头:“不错。我们不能被动等待,必须把节奏掌控在自己手里。”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调查组陆续收到了几份新的举报材料。这些材料的内容涉及多个层面,包括省财政厅、国资委、土地资源局等多个要害部门,甚至还有几位曾在国企改制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退休官员也被牵涉其中。
这些材料一经提交,立刻引起了周德昌的高度关注。他意识到,这场调查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背后的利益链条远比想象中复杂。而李明所提供的信息,则成为推进案件的关键突破口。
“李秘书长,你提供的这些线索非常重要。”周德昌在一次单独会谈中对李明说道,“但我必须提醒你,如果你确实在参与这场斗争,那么你就必须做好承受更大风险的准备。”
李明神色平静:“我明白。但我更清楚,如果我不做这件事,将来后悔的将不只是我个人。”
周德昌沉默片刻,最终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