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8章:朔望朝会VS一旬三朝(大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何上朝的,此等国之礼,断然不可废!”
    “祖宗之法?当年世宗皇帝是如何说的,诸位可还记得?”葛成礼高声道。
    葛成礼致仕在即,显然是要放飞自我了。
    沈念差点儿没有笑出声来。
    世宗皇帝,便是嘉靖皇帝朱厚?,
    嘉靖二十九年,群臣劾他不上朝,他道:“未顷刻有滞于军机,而朝堂一坐,亦何益?”
    直白来讲就是:朕不上朝也没有耽误一件军国大事,上朝有个屁用啊!
    拿嘉靖皇帝举例,显然不是个范例,但却能反驳有违祖宗之礼的说法。
    某件事情,只要有一位皇帝做过,后续的皇帝再做,违反祖制的大帽子便扣不上了。
    纵使嘉靖皇帝荒谬。
    在这常朝之上,他孙子小万历面前,他儿媳妇李太后面前,谁敢数落嘉靖皇帝的不是!
    随即,一名年轻的科道官站了出来。
    “臣以为,若不施行朔望朝会,更多公务应在朝会之上决议,由陛下、阁老、群臣共同裁定,而非交付内阁票拟!”
    听到此话。
    一直没有说话的吕调阳顿时大步走出,扭脸呵斥道:“胡说八道,若事事都现场解决,内阁有十个阁老都不够,若人人都能参与裁定,诸事皆不能定!”
    那名科道官眼眶泛红,当即退到了后面。
    这时,又一名官员出列。
    “臣以为,朔望朝会非臣子懒政,而是为了更好地处理政事,自考成法实施以来,各个衙门都是夜以继日,甚是忙碌,朝会若只是形式,便应缩减。”
    “臣反对!朝会乃国之大礼,为臣者,若一月见陛下两次,长此以往,君不知臣,臣不知君,有些臣子必然生出不敬之心!”
    “臣反对!”又一名官员站了出来。
    ……
    顿时。
    皇极殿内变得热闹起来,屋外的人也都踮着脚尖、竖着耳朵听着殿内的辩论。
    此刻的沈念,甚是精神。
    他这个位置,乃是看戏的上好位置,若朝堂每日都上演这样的好戏,那他就不困了。
    正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沈念不是参与朝会之臣,无须发言表态,故而心情非常轻松。
    而此刻。
    就在小万历听着下面的辩论,想法也左右摇摆之时。
    帘幕后传来一道轻咳声。
    “咳咳……”
    小万历立即起身,然后双手虚压,高声道:“安静!”
    这声咳的意思是:有事不决,问元辅。
    一旁,传来冯保尖锐的声音。
    “安静!”
    冯保这一声,穿透力极强,朝堂瞬间安静下来。
    小万历看向一直没有表态的张居正,问道:“元辅,您如何看?”
    张居正抬起头,朗声道:“陛下,臣觉得,此事既然已经公议,臣再拿主意,不甚合适,不如站队表决吧!”
    此种事情,最适合站队表决。
    张居正有时也要照顾大多数官员的想法。
    他是官场劳模,但不是所有官员都想成为劳模。
    有些规矩,他还是愿意迁就大多数的。
    小万历点了点头,道:“众卿,赞同朔望常朝者,站于右侧,赞同一旬三朝者,站到左侧,站定后,不许更改!”
    小万历说完后,又补充道:“二品及二品以上官员,站与中间,最后表态!”
    “鸿胪寺当值礼官,站队之后,立即清点人数。”
    小万历很聪明。
    一旦这些尚书侍郎表态结束,其他官员大概率会选择站队,而非表现内心想法。
    随即,皇极门内外,如同菜市场一般。
    穿青袍、朝冠三梁、束银级花带的五品官先动。
    然后是穿大红袍、着云雁补子、孔雀补子、锦鸡补子、仙鹤补子的官员陆续移动。
    最后。
    张居正和吕调阳两位阁老,同时站在了左侧,即保持旧例,一旬三朝。
    片刻后。
    站在御座东南角的沈念,抬头细瞅,发现两边人数差不多,都是乌泱泱一片。
    约一盏茶过后。
    鸿胪寺的一名礼官走上最前方,高声道:“启禀陛下,算臣在内,左侧483人,右侧483人,持平!”
    “啊?”小万历甚是意外。
    这时,官员们纷纷抬头看向小万历。
    该他拿主意了!
    小万历眉头皱起,他自然是赞同朔望朝会的。
    但他这样做是逆元辅之意,朝会后定然会被李太后罚跪。
    可是,他又不愿违背心意,继续一旬三朝。
    他若赞同朔望朝会,必须想出一个令所有人都信服的理由。
    小万历想不出。
    这时,小万历突然注意到了不远处的沈念。
    他不由得大喜。
    沈念也是文臣,也是有上朝资格的,他也能站队。
    小万历决定让沈念做这个艰难的决定。
    就在沈念正以看戏的状态望向下方时,小万历干咳一声,道:“刚才元辅道,此事应众卿表态,朕不宜做决定,不知诸位发现没有,还有一名官员未做决定!”
    唰!
    众臣齐齐看向不远处的冯保,但立即摇头。
    冯保作为内宦,他参与朝会,是当值,不是上朝。
    唰!
    这时,众臣注意到了御座东南角的沈念。
    沈念正在环顾找人。
    当发现官员们的目光都聚焦到他身上时,有些傻眼了。
    此刻的他,想要骂娘!
    他觉得,他的仕途,处处都是坎儿。
    先是因内书堂讲学,差点儿替小皇帝背锅,而后又因小皇帝冒失发言,他差点儿因起居注得罪小皇帝。
    若不是他聪慧。
    可能在京察时就被外放到穷乡僻壤了。
    而今日,他若站队,定然会得罪一大批人。
    他若赞同一旬三朝,许多官员半夜三更就要起床上朝时,嘴里骂的定然是沈念。
    他若赞同朔望常朝,一些祖制礼仪卫道士,定会不悦,甚至一下子就得罪了张居正、吕调阳和张四维。
    一些官员望向沈念,忍不住都想要发笑,心中暗道:这个沈念,真是个倒霉鬼。
    他们不相信沈念还能再次想出两全之法。
    ……
    注1:《万历起居注》:“五月十六日,上视朝,时未辨色,庭中犹举燎,君臣多失朝者,侍班御史劾奏,上命锦衣卫、鸿胪寺查黜不至者二百八十三员,各罚俸一月。”
    注2:成化二十三年七月,失朝者达1118人,明宪宗朱见深令三品以上官员搬运5000斤泥灰,四品以下3000斤,九品以下1500斤;弘治八年二月,失朝者达620人,明孝宗朱佑樘令三品以上官员要搬500块砖,四品以下300块,九品以下200块。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