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第 271 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三位尚书见皇帝已然下定决心,愁眉苦脸的对视一眼,却也不拖他后腿,或去筹措军粮,或去组织粮草输送,安稳后方,彼此配合,同舟共济。
    是年四月,皇帝御驾亲征,率军抗贼。
    朱棣前世打了半辈子仗,太明白如何增长士气,招揽人心了。
    所谓率军抗贼——直接去北京对上李自成是抗贼,路走的偏一点,找个被反军攻占的城池打打也是抗贼。
    他麾下十万大军,听起来倒是赫赫,然而大多未曾经历战火洗礼,立马叫去对上跟随李自成几年身经百战的精锐,那也不现实。
    朱棣没有北上,而是选择西进往湖广一带去,身在帅帐指挥麾下将士排兵布阵,战时又披挂上阵、身先士卒冲在最前。
    既克此城,他旋即下令开府库大赐将士,功奖过惩,亲自前去探望受伤士兵,又下令厚赐阵亡将士,由是将士敬服,军心尽收。
    与此同时,又传令将士不得扰民,严明军纪。
    李自成的军队之所以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给牛种、分土地”的口号,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对于一无所有、备受压榨的底层百姓来说,其吸引力是无以言表的。
    只是李自成的口号喊得山响,然而真正到了落实的时候,难免有所偏差,穷怕了的人一朝得志,未必舍得践诺,又因为是个草台班子,行政效率不高。
    可朱棣舍得。
    土地比不过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起义军既兴,各地反抗不断,朱棣当日在南京能宽恕那些首尾两端的三尚书走狗,现在又有什么理由不宽恕这群被逼的走投无路、不得不奋起反击的百姓?
    入城之后,朱棣以国朝天子的身份下罪己诏,痛陈己过,又下令免除反军占领此地时百姓的附从罪过,同时,又亲自在县衙坐堂,允许百姓前来告御状,申诉所遇不平之事。
    百姓们原本还惴惴不安,唯恐王师抵达之后对他们加以清算,又怕他废黜反军在此时商定的分田法,现下听闻皇帝不仅没有问罪的意思,还要将反军没有兑现的土地马上分发给他们,岂能不为之感激涕零?
    再听闻皇帝亲自坐堂审案时,百姓们心中难免有所意动,这时候便有些人抱着手臂出现在大街上,言之凿凿道:“皇爷可是青天大老爷,断案如神,当初在南京……”
    “包青天一样的人物,专为咱们老百姓撑腰!”
    舆论如此发酵之后,终于有人第一个去县衙吃螃蟹,状告某某乡绅逼良为娼、强抢民女,占人田亩,又纵容家丁打死家中老弱。
    朱棣满脸威仪,神情震怒,对着面前自己派出去的探子和专门筛选出来用来做例的乡绅,毫不犹豫的下令问罪该士绅,斩立决后再抄家,还死者公道,清除隐藏在百姓中间的毒瘤。
    那乡绅在本地小有名气,坏的头顶生疮、脚下流脓,反军攻占此地之后虽然杀了朝廷派遣任命的官吏,但还是须得依靠这类乡绅控制地方,这时候皇帝将那混蛋抓起来明正典刑之后杀了,这现实而爽快的例子,比贴多少布告都有用。
    一时之间,遭逢冤屈、申诉无门的百姓几乎要把县衙的门槛踏破。
    湖广之地又不是朱棣的基本盘,本地乡绅跟他也无甚交情,什么名门之后,什么世代乡绅,不趁着天下大乱赶紧把这些脓血挤出去,还等着以后他们跳起来恶心自己吗?!
    再说,不干掉他们,军费从哪儿出!
    死道友不死贫道!
    朱老四这笔账算的明明白白。
    继续打!
    柿子捡软的捏,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打完湖广打四川,打完四川打陕西,陕西完了还有河南,都打完一圈儿,这支军队也历练的差不多了,老子调转枪口回头去搜刮南京!
    什么,南京的都是勋贵之后,打八辈祖宗开始就跟着老朱家混了?
    老朱家的嫡系子孙都踏马要混不下去了,谁还管你祖宗是谁?
    朱棣发出了大明皇二代的嚣张叫嚷。
    我爹是朱元璋!
    不服气下去找他杠!!!
    ……
    “兄弟们,看见了吗?就是他,沂王——这狗东西不知是吞了多少民脂民膏,吃的脑满肠肥!”
    朱元璋收刀入鞘,沐浴着周围崇敬而惧怕的目光,扬声道:“我老朱是过惯了苦日子的,吃不饱穿不暖,家人死了都没地埋,惨啊!可这些藩王,他们不事生产,天天山珍海味吃着,美女歌姬陪着,还要去搜刮民脂民膏,为非作歹!这种人让他活着干什么?早点死了痛快!”
    话音落地,周遭立时便响起一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催酒声与说笑声交织在一起,鲜活而强烈的涌入到现场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朱元璋提着一坛酒,没用酒杯,举起来咕嘟咕嘟一饮而尽,完事儿之后用袖子一抹嘴,神情豪爽,哈哈大笑。
    不间断的有人近前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