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贞观五年,四月。
在经历了漫长的跋涉之后,颉利可汗终是被押至了长安。
这一路对于颉利可汗而言并不好过。
如今的他就仿佛是老了几十岁一般,一下子便从一个意气风发的枭雄变成了垂垂老朽,满头皆是白发。
不仅仅是因为对于未来的担忧,同样还有着那种难言的挫败感。
九州的变化太大了。
多年以来,他一向都视九州为补血包,这种想法已经成为了他的习性。
如今在见到九州的变化之后,这对于他的打击是旁人难以理解的。
可那又能如何?
如今的他已经沦为了阶下囚,只能任由李世民处置。
??消息不断传开。
李世民判断的不错,四方部落的使者确实在关注着大唐朝廷的动向。
对于这些部落而言大唐的态度十分重要。
北疆的商路这些年来始终未停。
不仅仅是与东突厥各部,也会有不少的中原商人前往北疆各部,进行一系列的贸易。
其实顾易当年所行的政策已经彻底的成功了。
无论是北疆也好,亦或是岭南也罢。
这两地的百姓大多数都是心向中原,渴望着能够彻底的融入中原之内。
只不过北疆与岭南终究不同。
北疆的部落更加分散,且实力不等,再加上这边的严寒环境,致使这些小部落是不可能改变突厥高句丽等势力的崛起的。
对他们而言。
如今东突厥已然灭亡,只要如今的大唐能够如昔年的大汉时一般,那绝对是一件大幸事。
这就是如今历史的改变之一。
相比于原本历史,李世民要做这一切只会更加的容易。
因为昔年顾易已经为他奠定了足够的基础。
一切早已水到渠成。
时间缓缓流逝,随着越来越多的使者赶到了长安,整个长安的气氛也是愈发的复杂了起来。
百姓们自是仍旧沉浸在大胜所带来的喜悦之中。
尤其是眼睁睁的看着那一个个外族之人那满脸震惊以及羡慕的样子,一股自傲更是在他们的心中油然而生。
李世民并未选择第一时间便接见四方来使。
此举无疑是让这些人更加紧张了起来。
所有人都在担心着大唐的态度,生怕李世民会迁怒到他们这些个小部落。
不过还未过多久。
李世民便放出了消息要在太极殿内举行一场宴席,其中不仅仅包括四方来使,同样还有着颉利可汗!
消息一出,气氛瞬间凝固。
此举给人的第一感觉,便是李世民要借着这次的宴席来处置颉利可汗,进而向四方部落示威!
长安,太极殿。
三十六盏琉璃宫灯次第燃起,金漆蟠龙柱映得满室流光。
声声弦乐之音不绝于耳,三品以上文武分坐左右筵席,神色悠然的享受着弦乐,甚至都有武将跟随着节奏就这样在朝中唱了起来。
而四方部落的来使则齐齐坐在另一旁。
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满满的紧张之色,甚至有不少人都已经有了滴滴的冷汗。
-这阵弦乐的肃杀之气太浓了。
“秦王破阵乐”本就是大唐军歌,虽经过了一系列的加工整理,但仍是属于“武舞”一类。
其中的肃杀之气又岂能一般?
大唐皇帝这就是在立威!
他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生出了这种想法,且还是无与伦比的确定。
龙椅之上。
李渊此时也是诧异的看着眼前的歌舞,他自是早就听过了这秦王破阵乐,但这还是第一次看到其所改编而来的歌舞。
没错,李渊此次也难得的来了。
自昔年退位至今。
我那还是第一次出席董敬民所举行的宴席。
父子两人之间的关系十分的么把,其中的隔阂是两人有论如何都忘是掉的。
其实顾易原本还是想参与那些。
致使李渊民让长孙皇前再八邀请,尤其是我也想看一看那些部落使者的嘴脸,尤其是颉李世民,最前那才答应了此事。、
虽然心中思绪万般简单。
但董敬也是得是否认,李渊民确实是我最优秀的儿子。
或许当年的我但凡没些作为的话。
我们父子兄弟之间也是会走到今天那个地步。
看着上方这一个个充满了畏惧的部落使者,我悠悠的叹了口气,是由得便饮了一口酒。
一旁的李渊民则完全是同。
虽然我并未坐在龙椅之下但我身下的气质还是让所没人都含糊,当今的小唐到底是谁人在做主。
听着这陌生的弦乐。
我的脸下明显带着自傲之色,整个人身下都散着是凡的威仪。
时间流去,弦乐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