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百姓是否分地!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当代看着红袍军的恢弘发展,不过是在纸上,而在四百年前,一切正真真切切的浮现。
    京师,魏府书房。
    烛火噼啪,五份朱漆奏报在案头铺开。
    民部总长黄公辅枯指划过墨迹,声如裂帛,“里长,商税当真将这盘棋盘活了!”
    就连黄公辅都没想到,开了海运,建了铁路之后,昔日史书上的穷兵黩武,竟被如此轻易的盘活。
    越是厮杀征伐,竟越是让各地民生经济都开始大幅活跃,经济上的涨幅堪称难以想象,如今国库的税收情况比之前明,堪称质变。
    “苏松杭三府商税月报。”
    “沈万金永昌粉坊扩雇工至八百人,日产粉条万斤,设分坊于扬州、徐州,江北商路贯通,月纳粉税银一万二千两。”
    “赵氏天工织坊新购蒸汽织机五十台,女工达六百人,月出细布一万五千匹,半数销漠北戍军。月纳布税银九千两。”
    “市舶司急递,泉州港单月入海商船二百八十艘,抽分税银四万五千两,顶前明半年漕税。”
    魏昶君拾起一枚铜钱。
    “粉坊工钱几何?”
    “日结三十文,月满九百文。”
    黄公辅眼透亮光。
    “他们倒当真不似前明地主缙绅,欺压百姓,赵氏织坊设功绩赏,织布超定额者,日加五文,女工月钱可达一千二百文。”
    度支司郑元培如今也兴奋的攥紧拳头,呈晋陕煤铁报。
    “大同孙氏晋北煤厂,开竖井五眼,矿工一千二百人,月出煤四百万斤,供宣府铁坊,月纳煤税银六千两。”
    “太原百炼铁坊,新起高炉三座,月出熟铁五十万斤,漠北岳豹军械司包购三成,月纳铁税银五千两。”
    “矿工月钱,下井者一千文,井上八百文,超佃农三倍。”
    “日前四川盐茶道飞马报,成都李氏盐场,新凿盐井百眼,月出井盐一百五十万斤,解两湖盐荒,盐价降三成,月纳盐税银八千两。”
    “盐工制,日管三餐,伤者医,亡者恤银十两,盐工争募,流民骤减,。”
    “广东市舶司八百里加急,潘振承十三行船队新造两千料海船六艘,贩景德瓷、闽茶往吕宋,换回苏木、胡椒,单船利五千两,月纳海税银一万八千两。”
    “船工月钱,舵手二两,水手一两五钱,岸上力夫闻风投效。”
    魏昶君忽问。
    “漠北戍卒冬袄可足?”
    黄公辅笑展账册。
    “赵氏织坊供棉布十万匹,岳豹军报,皮袄八万件已抵营,戍卒称里长袄暖过狐裘。”
    一时间,整个书房内,民部上下官吏无不兴奋至极。
    之前史书上说的藏富于民,当真在眼前呈现。
    不仅如此,税务国库更是练练上涨,百姓无不称颂,这样的世道,是他们跟着里长做出来的,日后只怕要留名青史!
    与此同时,魏昶君听着经济汇报,看向窗外,像是看到了越来越多经济发展的画面。
    苏州山塘街。
    税吏踏进永昌粉坊,坊主沈万金亲迎。
    “沈东家,上月税银一万二千两,核讫。”
    税吏递回盖印税单。
    “下月增产,可赴税课司领增产贴息贷,官息五厘。”
    沈万金攥着税单喃喃。
    “前明缴税如剜肉,今缴万两,反得官家助?”
    珠江码头。
    潘振承盯着税单上一万八千两数目,肉痛抽气。
    船老大凑近。
    “东家,红毛舰卡马六甲,这税......”
    “缴。”
    潘振承劈手夺单。
    “张献忠总长的水师在剿海贼,里长的炮舰护着商路,值。”
    晋北煤厂矿工棚。
    老矿工王石头掂着新领的铜钱串,对儿子咧嘴。
    “一千文,以前可没见过这么多钱吧?”
    儿子啃着肉馍,咧嘴直笑。
    “爹,坊里说下月开新井,下井者日加十文。”
    王石头灌了口烧刀子。
    “前明挖煤,窑主克扣工钱,哪见有铜板,今月钱足秤,伤还有医,拼了老命也值了,好日子,当真是好日子。”
    碎叶城。
    昔日大唐疆域,如今开了许多学堂。
    蒙童巴桑捧着《红袍千字谣》跑回家。
    “阿妈,识字赏糖。”
    母亲只是攥着孩子的手笑。
    “前明寺庙要背经卷,背错鞭子抽,今儿念书反得糖......”
    画面转回京师,魏府,书房内还在继续汇报。
    黄公辅展开总账。
    “本月商税总额:四十六万七千两,抵前明全国岁入一成。”
    要知道这只是商税,前明可是所有税加在一处。
    魏昶君推过《漠北急报》。
    “岳豹请拨采煤机银十万两,准,从本月商税支。”
    又推《南洋舰报》。
    “张献忠请增造霹雳炮百门,准,拨银十五万两。”
    彼时魏昶君看着《碎叶民部牒》。
    “学堂三百所需教具银,拨五万两。”
    烛火噼啪。
    黄公辅深吸了一口气,眼底激动几乎难以掩饰。
    “里长商贾重税,反哺战事民生,亘古未有啊。”
    魏昶君望向窗外。
    京师至通州的铁轨上,蒸汽机车轰鸣驶过,满载漠北的煤、江南的布、南洋的锡。
    只有他知道,时代的发展脚步,绝不能停。
    后世的血与屈辱,他绝不会让之重演。
    除了经济,征伐战报也雨点般往京师飞来,这一刻,夜不收统领单膝跪地,嗓音如铁砂磨砺。
    “南海急报,张献忠部破浪舰于巨浪礁,击沉海贼船二十一艘,斩首级四百三十,救回商船五艘,潘振承亲书红袍护海金匾献于舰首。”
    “漠北大捷,岳豹率铁骑雪夜奔袭三百里,焚蒙部王帐七座,斩叛酋扎萨克台吉,悬首白毛风口,缴牛羊十万头,半分牧户,半充军粮。”
    “西域战况,罗延辉破桑耶寺,斩僧兵统领,释农奴三千,现于雪山之巅立红袍旗,万民系红布于旗杆。”
    魏昶君枯指划过军报,忽抬眼。
    “农奴分地了吗?”
    “分了。”
    夜不收呈上图册。
    “桑耶河谷按户分田,碎叶城巴扎市令阿依努尔,昔年背水奴,今掌市易律,晋北矿工沙马拉丁持工票督矿,日结赏钱。”
    魏昶君缓缓点头,从每一处边陲之地着手,面向这个时代的全世界,发展,才刚刚开始。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