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三辞三让,终是称帝!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三百九十九章三辞三让,终是称帝!(第1/2页)
    八月末,凉意渐深。
    黄道吉日宜出行,又恰逢天高气爽,神京城外三十里人山人海,气氛热烈而喜庆。
    天下名士、各业达者,世家望族相继聚集于京畿之地,一来恭贺摄政王率领雄师凯旋归京,二来也很期待“辞旧迎新”,天下开启崭新的篇章。
    “谁会第一个劝进?”大儒博者私底下议论纷纷。
    这个人肯定不能是摄政王的亲信部属,那样太刻意了。
    这个人还得拥有极大的影响力。
    最重要的是,头位劝进者,势必会留下滔天骂名。
    阿谀媚上,只为求荣。
    而且无情背弃前朝社稷之恩!
    正当世家名儒议论激烈之时,遥远处传来百姓山呼海啸的声音,无数子民呐喊着“凯旋之师”,“摄政王威武”,人海看不到尽头,声音掀起层层巨浪。
    万众瞩目中,金色王冠金色飞鱼服御马于官道,迎着天下人的顶礼膜拜。
    行六里路,只有声震云霄的欢呼声。
    欧阳秀才双鞭三人的笑容稍有凝滞,怎么还没大臣拦路?
    七里路,顶礼膜拜声不止。
    骤然。
    数十人自人群疾奔出来,一起拦在官道。
    为首者头戴梁冠,金色簪纽格外耀眼,红色袍服鲜艳而灼热。
    周遭慢慢安静下来,人山人海的百姓看到有人阻止摄政王凯旋返京,很快就死寂无声。
    无数人屏气凝神,目露震骇之色。
    特别是天下名士和朝堂官员,更是瞳孔骤缩,难以置信至极。
    他是谁?
    今年科考的新科状元柳元嘉啊!!
    论权力官职,状元入朝也只是进翰林院潜修,仕途生涯未必能登高,历来有七成的状元在权力场上落寞。
    但一个状元在民间的崇高地位,内阁阁老和六部尚书都比不了!!
    家家户户都渴望出一个状元郎,状元郎的一言一行,不止影响天下读书人,百姓都会奉为圭臬。
    万万没想到,状元郎会做第一个劝进者!!
    博取名望?
    本是天下科举的榜首,何需再添声名,况且未必都是褒奖。
    谋夺权势?
    状元郎都是进翰林院潜修,只要自己有能力,前途无量,谁都挡不住!
    况且殿试试卷,前首辅杨公亲自批阅,夸赞柳元嘉有宰辅之才且实干不虚浮,杨公一双火眼金睛,阿谀之人能逃过他的法眼?
    究竟是为何?
    得到大乾社稷钦点的状元郎头一回劝进,放在史书上都极具冲击力。
    至于柳元嘉身后的士子都是新科进士,跟随状元郎的脚步。
    迎着无数目光,贾环纵马而来,静静注视着新科状元郎。
    他记忆深刻。
    科考舞弊案,这位士子用平静又坚定的口吻说了一句话——
    “再考一百次,我也能夺魁!”
    对己身才学的自信,很有感染力。
    他确实做到了,登顶科举之巅,成就状元荣耀!
    天地俱寂,柳元嘉上前恭敬施礼,察觉到摄政王赞赏欣慰的目光,状元郎一时间眼眶泛红,他强行压住鼓荡的情绪,慷慨陈词道:
    “景德十九年,家姐惨遭毒夫残害抛尸井底,伪造成投井自缢,整个县衙和毒夫官财勾结,沆瀣一气,视人命于草芥。”
    “我柳元嘉悲痛绝望,求告无门,从县衙到府衙直到京师刑部,状纸石沉大海,走投无路,我只能去锦衣卫衙门苦苦哀求。”
    “世人皆知,锦衣卫监察百官,维护社稷安靖,人命官司是县衙的职责。”
    “但那天清晨,一位锦衣卫总旗站在我面前,他只有十七岁,比我年纪都小,却非常坚定地告诉我,人命关天,必须彻查清楚,无论牵扯多大,定斩不饶。”
    “这位总旗大人用良知捍卫公义!最终家姐平冤昭雪,狼狈为奸的恶人们通通绳之以法!!”
    “那位总旗大人,便是现在的摄政王!”
    说到最后,柳元嘉泪花点点,无论再过多久,想到晨雾弥漫中走出来的黑色飞鱼服,他都会感动得热泪盈眶。
    周遭的名士世族恍然,难怪新科状元会冒着污名的风险第一个劝进。
    文武百官同样情绪复杂,整个朝堂都是从“抬棺死谏”知道锦衣卫衙门有贾环这号人物,原来摄政王很久之前就扶弱锄恶。
    柳元嘉朝拜着金色身影,继续说道:
    “景德二十年末,乡试科考舞弊案,涉案者有内廷权宦的侄子,有朝堂官员的子嗣,也有神京权贵的继承人,为了举人名额走邪门歪道。”
    “有一个锦衣卫站出来了,他说科举是国策,是寒门庶民上升的通道,纵然是权势者胆敢破坏公正,他都要追查到底!!”
    “其中一个舞弊者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