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六国之战,会败吗?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与秦国有过一场大战,难道因此而心灰意冷?说实话,这绝不是将军的错。将军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只是当时赵王听信谗言。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六国联手,将军可以一展身手,直至消灭秦国……哎呀,我说得太直接了,请将军恕罪。”
    年轻人心直口快,没有太多顾忌,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廉颇听后笑了笑,摆了摆手。
    “多谢小友的开导。长平之战确实是我心中的一道坎。但自从那之后,我一直在反思,即使当时挡住了白起,我就算赢了吗?我与秦国军队的本质区别到底在哪里?”
    “其实,秦国从崛起到现在,不过百余年的时间,自商鞅变法后才开始强盛,称霸也不过四五十年。而我们六国加起来,强盛的时间何止数百年?”
    “为什么我们曾经强盛的时候,没有像现在的秦国这样强大?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赵国土地肥沃,楚国物产丰富,都曾强盛一时,但为何没有秦国的……”
    楚帘打断了廉颇的话:“廉将军,我楚国只是暂时处于弱势。国难当头,总有英雄挺身而出。我有信心,楚国定会振作起来,团结一心,君臣共勉,共同面对敌人。”
    “这样一来,将来我们定能击败秦国,一雪剑门关前的耻辱。而且这场战斗的关键在于蒙骜率领的军队太过强悍。为了振兴楚国,这个魔头必须除掉。蒙骜一日不死,楚国就一日不得安宁。因此,我认为在六国联手攻打秦国之前,必须先杀掉蒙骜,以他的首级祭奠亡灵,告慰九天之上的大楚英魂。只有这样,神仙才能再次庇佑我大楚!”
    “至于那个小秦王,不过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有什么可畏惧的?完全不必放在心上!”
    廉颇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笑着点了点头:“小友见解独到,我受益匪浅。不过,在我看来,有些事情还是值得去做的。蒙骜这个人虽然名义上是将军,但实际上狡猾奸诈,在战场上很会影响人心。他很懂得如何教化部下,哪怕有些事情对士兵来说并没有实际帮助,也会让他们参与其中,向他们灌输不败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这样或许能激发士气一两次,但如果次数多了,士兵们真的会相信自己不败,从而打出骄人的战绩。”
    “当然,蒙骜的这些鼓舞人心的手段是有问题的。这种日积月累的激励虽然能激发人们的血性和必胜的信念,但一旦遭遇一两次失败,这种信心就会大幅下降,甚至可能物极必反。”
    “说到底,蒙骜的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军队和军伍之中,难以长久维持。毕竟没有人能够永远不败,鼓吹自己无敌绝非靠口号就能实现。他们现在看似狂热、勇猛,但将来一旦失败,就会土崩瓦解。他们现在有多强悍,未来崩溃时就会有多凄凉。”
    ……
    九月,韩国的都城新郑已经摆脱了夏日的酷热,微风吹拂着秋意渐浓的空气。现在是秋收的季节,新郑城中的每一位百姓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淡淡的阳光洒在宽敞的庭院中,梧桐树的叶子开始逐渐发黄飘落。
    大人们穿过王宫的走廊和道路,尽量走在阳光洒落的地方,让金色的光芒温暖他们冰冷的心房。
    御书房外有等待觐见的房间。宫女们从侧门走来,端来了暖胃的热粥。众人谢过之后,各自端起一碗粥来填补因匆忙召集而未曾进食的肚子。
    韩非坐在房间最角落的凳子上,手里拿着碗和勺子,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着粥。他坐姿端正、面色冷静而沉着,与平常无异。很少有人能看出他内心的想法。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就流露出一股儒雅的气质。
    韩非是那种让人一眼望去就能心生好感的人,这与李斯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
    正如李斯给人冷静沉着的印象一样,韩非回到韩国后,人们第一眼看到他时都会下意识地将他归类为那种公正无私、为民请命的人。
    实际上,这样的归类也并非毫无根据。
    不久之后,外面传来了召见的声音。韩非肃然起身,与周围的几位高官同僚拱手致意后微笑着打开房门,一拐一拐地朝着御书房走去。
    自从半月前韩非潜入咸阳劝说荀子失败,在回来的路上被李斯打断一条腿后,他的伤口至今还未完全痊愈。
    随着时间的推移,六国联合进攻秦国的事情已经无法掩盖。随着第一波消息的传来,无论是自发的还是有人故意传播,所有人都开始行动起来。关于六国联手围攻秦国的消息在六国的国境内迅速扩散。
    韩国自然也不例外。这种消息至少在表面上对韩国是有利的。随着消息的扩散,越来越多的韩国年轻人开始报名参军投身军伍。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韩国军队的数量就增加了三成。
    然而这种事情很难说是有利还是有弊。因为军队数量的增加也意味着这场战争不能失败。
    赵国和楚国就是血淋淋的教训,尤其是赵国更是战败的典型例子。
    其他五个国家中,哪怕是面积最小的魏国,国土面积都是韩国的两倍。他们如果战败了还有机会撤退,可以回到自己的境内休养生息。
    但韩国不同,韩国面积狭小,甚至还不如秦国一个郡县的一半大。如果这次战役六国战败了,韩国紧邻秦国,肯定会首当其冲成为秦国的出气筒,承受无尽的怒火,灭国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这也正是之前韩非想要寻求两面机会的原因。
    然而,即使将整个事情的线索都分析清楚,将其他五国的举动都公之于众,韩国境内的许多民众恐怕也不会多想。
    在众多韩国民众的心目中,秦国犹如一座巍峨的高山,沉甸甸地压在他们的胸口,令他们难以喘息。每时每刻,他们都生活在被侵略的阴影之下,心中充满了恐惧与不安。
    如今,这种情绪在韩国民间愈发蔓延,许多人认为,与其继续这样战战兢兢地生活,不如放手一搏,借助当前六国联军的机遇,与秦国决一死战。他们的想法很简单,一旦战胜,韩国就能扩大领土,增加耕地,从而真正实现国家的强盛,摆脱长期的恐惧。
    事实上,这种心态不仅存在于民间,韩国朝廷中也有不少官员抱有同样的想法。他们已经厌倦了长期的躲藏与忍耐,渴望通过这一战来彻底改变现状。
    即便这场赌博的风险极高,可能带来毁灭性的后果,但韩国人已经无路可退。他们只能将这颗毒药吞下,寄希望于赌博的胜利,期盼国家能够因此走向繁荣。
    近几日来,韩国朝廷内关于六国联军如何进攻秦国的讨论层出不穷。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