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谣言四起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的车夫。
    “当然记得,哈哈哈,公子,当年老夫子总是急匆匆地让我带您回来。公子可是触景生情,想再回去坐坐?”老者笑道,能与太子丹如此开玩笑的,在燕国已所剩无几。
    太子丹微笑摇头,目光远眺,轻声说道:“怎么可能,现在去还有何意义?再也没有老夫子来抓我了……”
    马车继续前行,不久便抵达高渐离的别业后门。
    进入别业,熟悉的布局映入眼帘。
    这座小庭院虽不宽敞,却别有一番韵味,仅有一个厅堂和三间厢房。
    太子丹示意老者去仆人房休息,自己则独自走进房间,躺下小憩。
    然而,这一觉并不长久。虽然六国的局势已初现端倪,但未来的道路却充满了未知与危险。
    太子丹的思绪纷飞,回想起了与嬴政共为质子的岁月。
    那时的嬴政,虽表面上玩世不恭,实则夜深人静时总是勤奋苦读。
    太子丹曾翻墙去找嬴政,摸着一个十岁小孩的头,笑问:“你大晚上看什么书,跟哥一起出去玩。”却总被那个小男孩翻个白眼,劝他也要多读书。
    岁月匆匆,不过七年光景,两个曾经的顽童已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一个成为了燕国的太子丹,声名远扬;另一个则更加霸道张狂,年仅十三便登基为王,以铁血手段统治秦国。
    太子丹从回忆中醒来,感到一丝无奈。
    如今,朝堂上仍有官员暗示他可以考虑出使秦国与嬴政协谈。
    然而,对于这些建议,太子丹只是冷笑置之。
    他深知,当年的情谊早已随风而逝,嬴政绝不会因过去的情分而对燕国手下留情。
    太子丹起身洗脸,在院中漫步后盘膝坐在棋盘前沉思。
    微风吹过,庭院中的桂花树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这颗桂花树在北方难得一见,却在高渐离的精心照料下茁壮成长。
    这一天,太子丹在这里坐了很久,直到夜幕降临,星辰点点。
    高渐离结束商议后回到庭院,看到太子丹静静地坐在桂花树下赏月。
    “渐离。”太子丹开口说道,“你曾提及过一位年轻好友,名叫荆轲。不知他此刻身在何处?”
    夜色深沉,太子丹与高渐离对坐,语气严肃地询问关于荆轲的一切。...
    高渐离微微一愣,有些不解太子丹为何突然询问荆轲。
    荆轲与他年纪相仿,武艺超群,堪称一流高手。
    他曾向太子丹推荐过荆轲,但当时太子丹虽然表现出兴趣,却并未如此急切。
    “启禀太子殿下,荆轲行踪不定,微臣不知他此刻身在何处。但大致方位还是了解的,若要寻找,应该用不了多久。”高渐离回答道。
    “能找到就好。”太子丹微微一笑,“渐离兄能否帮忙将其寻来?我有事要与他商议。”
    “当然可以……”高渐离疑惑地看着太子丹,平日里他们虽然不拘小节,但从未见过太子丹如此放松。他总是紧绷着神经,而现在却显得格外轻松。
    太子丹看穿了高渐离的疑惑,笑道:“我手中还有一张底牌未出。本以为局势尚未如此严峻,但现在看来,是我太过天真了。无论如何,大燕的利益始终是首要的。”
    高渐离闻言,顿时明白了太子丹的意图。他急忙说道:“太子……”
    太子丹轻轻摆手打断了高渐离的话,他眼神坚定,毫无犹豫。
    “我曾告诉你,在赵国时我与嬴政有过交集。实际上,我们不仅是交集,更因为同为质子的身份而关系亲密。曾几何时,我们也曾夜谈天下,尽管那时只是少年的妄言。”
    高渐离沉思片刻,沉声道:“太子殿下始终是太子殿下。若大燕需要太子殿下一人对抗秦国,那岂不是说我们臣子无能?”
    “这与无能无关。”太子丹笑道,“若我出手能挽回局势,遏制秦国的步伐,减少大燕子民的牺牲,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身为太子,我有责任守护大燕的安定与繁荣,这功德之大,无以复加。在七国纷争的当下,我在重大抉择面前迟疑过久。”太子丹的声音沉稳而坚定。
    高渐离注视着太子丹,内心情感翻涌,复杂难言。
    太子丹继续说道:“我深知,无论是昔日的嬴政,还是今日的秦王,若我亲自前往,他虽会戒备,但必定会见我。派遣刺客前往秦国,无疑是最直接且成功可能性最大的方法,大臣们的建议不无道理。”
    他终于迈出了那一步——利用儿时的情谊,派人刺杀秦王政,以助燕国崛起。
    太子丹的面容平静,眼神柔和,他一向礼贤下士,此刻谈论刺杀之事,却如同在讲述一个普通的计划。
    高渐离曾亲眼目睹挚友间的背叛,那些为了利益而舍弃友情的人,让他深感不齿。
    然而,当这一切发生在眼前,太子丹决定背弃旧日情谊,高渐离的心情却变得五味杂陈。
    太子丹的笑容平和,但高渐离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无奈与挣扎。
    这位平日里温文尔雅、内心却无比骄傲的太子,究竟怀着怎样的心情,才能做出派人刺杀儿时友人的决定?
    二十四岁的高渐离缓缓起身,恭敬地行了一礼,那是对君王的敬意。
    “太子殿下,若您真意已决,欲召荆轲前来,微臣可在三日之内将其寻得。”他稍作停顿,然后坚定地说道,“荆轲的绝学长虹贯日,定不会让您失望。”
    言罢,高渐离深吸一口气,大步离去。
    太子丹独自坐在树下,星光洒落,月光如练,为大地披上银纱。
    他并非真的想刺杀嬴政,刺杀也未必能成功,但他别无选择。
    为了燕国的未来,他必须一试,即便失败,也只是损失一个荆轲,却能赢得大臣们的支持,使燕国在六国联盟中占据有利地位。
    然而,太子丹心中却充满了不安与挣扎。
    他握着茶盏,望着浑浊的茶水,脑海中嗡嗡作响。
    坐上马车,穿过繁华的街道,他回到了王城。
    望着满天星辰,他心中却难以平静,记忆中全是嬴政在赵国苦读的身影。
    与此同时,咸阳城中,晨光初现,星辰在朝阳中隐去。
    御书房内,嬴政伸了个懒腰,语气中透露出难得的轻松。“终于,都处理完了。”
    他看着整洁的书桌,心情大好。
    自登基以来,嬴政面临无数挑战。他果断铲除了吕不韦与华阳夫人,为秦国的稳定奠定了基础。
    然而,这也导致人才短缺,他不得不亲自处理大量政务。
    幸运的是,他得到了荀子的帮助,荀子的思想与他高度契合,行事果断,成为他的得力助手。
    尽管如此,秦国的事务仍然繁重。南北两地的治理、居民安置、守卫配置等问题都需要他亲自决策。
    幸亏李斯被派往西边处理羌支部落和夷部落的问题,否则他更是分身乏术。
    “所有的事情最终都落到了我的肩上……”嬴政感叹道。
    幸好他修炼了龙皇撼世经,身体与精神与大秦紧密相连,否则真的难以支撑。
    如今,秦国终于逐渐稳定下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