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36章我会等您大胜归来
「下面播报一则国际新闻。」
主持人李瑞英和张宏民的经典搭配以零失误着称,但在今天,她的声音难得带有一丝激动。
「我国着名青年偶像作家方星河于近期开展的文化出海国际行,在东南亚和日本等国引发轰动反响……」
屏幕上播放了一些王彬提前传回的片段。
其中,有越南粉丝拥堵机场的盛大场面,有方星河受到泰国文化界热烈欢迎的座谈会,更有在新加坡签售时步行街的寸步难行,最后一幕,则是演唱会般的巨蛋场馆。
「……所到之处,受到粉丝的热情追捧和文化界的热烈欢迎,为推动我国文化出海实现了重大突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丶日本左翼领袖丶殿堂级作家大江健三郎高度评价道:方星河的为人和作品一样充满雄浑气魄,一个好作家,必须敢写丶敢言丶敢于向不公开火,现在日本的年轻一代,已经没有这样的人了……」
新闻联播用了整整一分半钟来描绘方星河的国际行。
播出来的画面,每一帧都很震撼。
不过主要是聚焦在粉丝的热情和文化界的反响上面,比如泰王接见,比如北越粉丝集体唱了一首《喜欢你》,比如日本粉丝万人高喊「不是的」。
真正敏感的东西,一点都没放。
比如在新加坡和米国大兵发生的那一点小冲突,全剪了,再比如眼下把日本搅得翻天覆地的言论,一个字没提。
这个时期的宣传政策,受限于大环境,更受限于硬实力,甚至还受限于部分领导的保守谨慎性格,总而言之,就不可能把这种敏感事件全盘讲清。
地方媒体就会大胆一些,纸媒则更大胆一些。
额,有必要单独提一嘴吉省的媒体,他们不是大胆,他们颠了——报纸加电视台,搞出来差不多20多篇连续报导,从方星河出国开始就没闲着,天天高潮。
「我国文化旗帜方星河的经典名着《苍夜雪》热销海外,销量屡次刷新当地记录……」
「我省文化标杆方星河以其强大的个人魅力风靡海外,所到之处,粉丝闻风而拜……」
「吉省少年征服亚洲,数千粉丝当街痛哭……」
「多国网络热议:如何才能获得中国国籍?我们想和方星河呼吸同一片土地的空气!」
上述这些都是官方新闻的主题,夸张,但终归还要点脸,如果再看那些非新闻类的节目和小报主题,神仙来了都得红着脸走。
比如什麽「泰王欲联姻,方星河婉拒,公主难掩失落」,截了一张公主和方星河聊天的侧面照片就开始编。
离谱,但有销量。
直到方星河爆破日本之前,国内一片喜气洋洋,大部分人都感觉非常提气,因为方星河的大获成功而与有荣焉。
但是,情况在大阪签售会之后急转直下。
吉视新闻把「方星河答日本记者问」截取了几个片段,做成新闻,顿时在中国舆论界炸出核弹级冲击波。
全程录像没能通过广总审核,发不出来。
截取的片段也都是相对缓和的部分,真正的劲爆内容全都被剪了,新闻播报员的稿子也只能念得遮遮掩掩。
不过第二天的报纸就清晰多了。
《方星河的日本行——我来这里不只为了卖书,我还想问问,你们欠中国人的东西,打算什麽时候还?》
以「血债」为主题的文章,顿时叫国内炸了锅。
然而,结果并不是鲜花与掌声,而是褒贬各半,争吵不休。
顶级官媒立场含糊,以人日为首的报纸压根就没怎麽提,而以南都为首的资媒全力集火方星河。
程大益:「有辱国体丶斯文扫地。」
屠夫:「任性妄为的方星河终于还是将人丢到了国际。」
烈炎山:「经济发展的大局下,作为青少年偶像的方星河终于还是用他的哗众取宠给了我们重重一击。」
笑川:「破坏和平稳定大局,方星河罪不容恕。」
一时间,千夫所指,骂声不休。
严格来讲,方星河的行为在国内的支持率,甚至还要低于在日本的支持率。
在这个年代,仇日真的不是主流思想,最起码在精英阶层不是。
两段蜜月期内,日本对国内的长期经济援助,包含了直接投资丶低息贷款丶学术扶持丶留学援助丶文化交流等等相当多的关键项目,一大批文化精英和学术精英得到了访日交流丶留学旅游丶合作项目等不同程度的支持,「心理关系」相当亲密。
精英阶层的媚日分子,要远远大于仇日分子。
到了罗太君崛起的那个时代,情况其实已经好多了,远不像现在这样一边倒。
所以方星河给国内的底层百姓解了气,却受到文化媒体界的猛批,这一次,就连各路经济专家和地方政府都有人批评他「野蛮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