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三丰打量道济片刻,笑道:“大师虽为僧人,却气度不凡,果然名不虚传。”
道济笑道:“真人亦是当世高人,贫僧仰慕已久。”
二人相视一笑,似有惺惺相惜之意。
张三丰邀请道济入座,二人开始交谈。
道济言语洒脱,不拘一格,张三丰则沉稳淡然,二人虽修行不同,却皆为世外高人,交谈之间,竟有几分投缘。
张三丰问道:“大师此番入京,可是为了仕途?”
道济摇头,“贫僧本无意功名,只愿行善积德。然太子殿下诚意相邀,贫僧亦不忍拒绝。”
张三丰点头,“太子殿下仁德,若大师能辅佐其左右,亦是百姓之福。”
道济笑道:“真人此言,与贫僧所想不谋而合。”
张三丰沉吟片刻,忽而道:“大师可曾想过,若真入仕,恐难再如往日般洒脱?”
道济淡然一笑,“贫僧心中有佛,行止皆随本心。若能为民请命,纵使身处庙堂,亦无妨。”
张三丰望着道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大师果然非凡。”
道济亦笑道:“真人亦是世外高人,若愿辅佐太子,想必太子亦会欣喜。”
张三丰摇头,“贫道已年迈,只想清修度日,不愿涉足朝政。”
道济点头,“真人淡泊名利,令人敬佩。”
二人谈笑风生,竟似忘却时间。
马寻在一旁静静观之,心中亦暗自感慨。
道济与张三丰,虽一僧一道,却皆为当世高人。若能为太子所用,必能助其稳固地位,亦可安抚江南士绅之心。
马寻将此事禀报朱标后,朱标亦甚为满意。
“道济既愿入仕,张三丰虽不愿涉足朝政,但亦可为太子府所用。”朱标道。
马寻点头,“殿下英明。”
朱标沉吟片刻,道:“你去安排,让道济正式入太子府,暂任文华殿小学士,辅佐本宫处理政务。”
马寻应道:“属下明白。”
道济入太子府之后,果然行事不拘一格,虽为僧人,却不拘泥于佛门戒律,反倒时常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自诩,引得朝中不少人侧目。
然其行善积德之举,却也广受百姓称颂。他常微服私访,惩恶扬善,亦曾数次为民请命,上奏朝廷,请求减免赋税、赈济灾民。
朱标对其颇为信任,亦时常召见,与其论政。
道济虽不涉朝政之争,却每每能以佛理点拨朱标,使其在处理政务时,更显仁德。
朝中大臣虽有不满,却也无可奈何。
李善长亦曾私下对人言:“道济此人,虽为僧人,却颇具谋略。太子重用此人,恐非善事。”
然朱标对此毫不在意,依旧重用道济。
而马寻,则在背后默默推动一切。
他知道,道济的加入,不仅为太子府增添了一位高人,更为其布局江南士绅,埋下了一颗棋子。
而这盘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