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召您进宫议事。”
马寻闻言,眉头微皱。他知道,朱元璋一定又有新的任务要交给他了。
他站起身,对朱元璋和常颖善说道:“你们继续负责学院的研究工作,我进宫一趟,回来后再详细讨论下一步的计划。”
说罢,他整理了一下衣冠,带着亲兵朝皇宫方向走去。
马寻进了宫,朱元璋已经在偏殿等候。见他进来,朱元璋脸上露出笑意,“国舅,你来得正好。朕刚刚收到边关急报,北边的鞑子又有异动,看来是想趁着春暖花开,再度南下劫掠。”
马寻皱了皱眉,“陛下,北边的防线如今如何?”
朱元璋叹了口气,“防线倒是稳固,但鞑子狡猾,时常骚扰边境,劫掠百姓,弄得边民不得安宁。朕想让你去一趟边关,亲自看看情况,顺便也把咱们新研制的火铳和火药带去,试试实战效果。”
马寻点头,“陛下放心,臣这就安排人手,准备前往边关。不过,臣还有一事要禀报。”
朱元璋抬眼看他,“什么事?”
马寻沉声道:“火药的研究已经取得突破,但储存和运输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臣打算在边关设立一个专门的火药库,由专人负责管理和运输,确保火药的安全。”
朱元璋闻言,连连点头,“好,这个主意不错。边关战事频繁,火药的安全至关重要。你安排人手,尽快落实此事。”
马寻应道:“是,臣这就回去安排。”
离开皇宫后,马寻回到府中,立刻召集朱元璋、常颖善等人商议边关之行的细节。
“这次去边关,不仅要带火铳和火药,还要带上一些工匠,以便在边关进行实地测试和改进。”马寻说道。
朱元璋点头,“国舅说得有理,我这就去安排工匠和火铳、火药的运送事宜。”
常颖善则提出建议,“国舅,边关气候干燥,火药容易受潮,我们可以在火药库中加装一些防潮设备,比如用炭火烘干,或者用石灰吸湿。”
马寻满意地点头,“很好,这个建议可行。你们尽快落实。”
几天后,一切准备就绪,马寻带着朱元璋、常颖善以及一队工匠,启程前往边关。
一路上,马寻等人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抵达了边关重镇??大同。
大同的守将张辅亲自出城迎接,见到马寻后,连忙行礼,“国舅爷,末将张辅,奉命守卫大同,见过国舅爷。”
马寻摆了摆手,“张将军不必多礼,我这次来,是奉陛下之命,查看边关防务,并带了一些新研制的火铳和火药,准备在边关进行实战测试。”
张辅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国舅爷带来的火铳和火药,可是传说中的神器?”
马寻笑道:“张将军听闻其名,但尚未见其效。等会儿我们就在校场进行测试,让你亲眼看看它们的威力。”
在校场,马寻亲自指挥工匠们搭建了一个临时的试验场,开始进行火铳的射击测试。
火铳的射击声震耳欲聋,子弹呼啸而出,精准地击中目标。张辅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国舅爷,这火铳的威力,简直比弓箭还要强大!”
马寻点头,“这还只是初步的成果,火铳的性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不过,它的出现,已经足以改变战场的格局。”
张辅激动地说道:“国舅爷,有了这火铳,我们边关的将士们就有了更大的底气,再也不用担心鞑子的骑兵冲锋了。”
马寻微微一笑,“张将军,这只是开始。接下来,我们还要在边关设立火药库,确保火药的安全储存和运输。”
张辅连忙应道:“国舅爷放心,末将一定全力配合,确保火药库的建设顺利进行。”
接下来的几天,马寻带着工匠们在边关四处巡视,检查防线的薄弱环节,并指导火药库的建设。
火药库选址在大同城外的一处隐蔽山谷中,四周山势险峻,易守难攻。工匠们在山谷中搭建了一座坚固的仓库,内部铺设了防潮设施,确保火药的安全。
与此同时,火铳的实战测试也在紧张进行。马寻亲自指挥,组织边关的将士们进行射击训练,熟悉火铳的使用方法。
经过几天的训练,边关的将士们已经基本掌握了火铳的使用技巧,射击精度和速度都有了显著提升。
张辅看着这一切,感慨万分,“国舅爷,有了这火铳和火药,我们边关的防御能力大大增强,鞑子若敢来犯,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马寻点头,“张将军,这只是开始。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改进火铳和火药的性能,争取在战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就在马寻等人忙于边关事务之际,北边的鞑子果然蠢蠢欲动,开始集结兵力,准备南下劫掠。
得知消息后,马寻立刻召集张辅和边关的将领们商议对策。
“鞑子这次来势汹汹,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马寻沉声道。
张辅点头,“国舅爷说得是,末将已经命令各路守军加强戒备,随时准备迎敌。”
马寻说道:“除了加强防线,我们还要利用火铳和火药的优势,给鞑子一个迎头痛击。”
张辅激动地说道:“国舅爷,末将听从您的调遣,您说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
马寻微微一笑,“好,那我们就来一场漂亮的伏击战,让鞑子尝尝火铳的厉害!”
一场大战即将爆发,马寻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这将是火铳和火药在实战中的首次亮相,也将是大明军队迈向新时代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