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21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
    他轻嘲一声,“也不知道能否换一身冬衣回来穿。
    唐?瞧着还以为是为了科举备考无望的读书人,才想着卖掉这些翻阅得稍显老旧的书籍换钱为自己凑一身冬衣穿。读书费钱,若身上穷得连冬衣都穿不上无法避寒,冻坏了身子损了性命才叫真正的不值得。
    她接过书翻了下,都是些经史子集,正想着收下来回头留给明松看,就听小七提醒:“主人,此乃未来的国子监祭酒,此时急需二两银子。”
    二两银子,无非是做一两身冬衣买些吃食饱腹的银钱。
    楚国设有国子监,也就是皇室认可的官方的太学,里头除开皇室和权贵之家的子弟读书外,就是通过府试、院试的学生得到国子监里老师的推荐可以入学读书,以备科考。里面的老师均是过往科举中的前三名,还有如今翰林院里的官员,偶尔
    还会有高品阶的文官到国子监里授课。
    国子监祭酒相当于国子监里最高等级的管理员,乃正四品官员。
    看眼前中年男子的窘迫模样,怎么也和国子监里的老师搭不着边。
    唐?到底是相信小七,把那沓书翻阅完后,只抽取了先前听唐明松提过想买的那本书:“这位客官,我看你也是爱书之人,才能把这些经常翻阅的书保存完好。我就只要这本《尔雅》,当你二两银子如何?”
    赵之易在国子监从教二十余年,培养出无数学生为朝廷效力。哪知去年接手新的班级,一名宗室的子弟读书不上心,还在学堂里拉帮结派,带着一帮迫于权势跟从他的同学欺负家境一般却努力上进的同学,上课时扰乱课堂,不敬师长。
    这种情况凡是任课老师都深受其扰,大家联名上书反映给祭酒要求严惩该学生,开除学籍逐出国子监,才能对其他权贵子弟起个警示作用。无奈祭酒也出自宗室,与那学生沾亲带故的,只一味的压下老师的不满,纵然那学生继续欺侮家境贫寒
    好读书的同窗,扰乱国子监的风气。
    赵之易实在看不惯,索性写了一纸文书呈给御史,状告那学生品行不端仗势欺人,国子监祭酒管理不当纵容学生犯错。在事情未有结果前,他心灰意冷辞去了国子监老师的职位,回了家里。
    没了固定发的月银,家里日子也不好过,连天气转冷后该购置的冬衣都未见着落。赵之易着了凉咳嗽不停,怕得了肺疾,也对回国子监教书无望,干脆将教授二十余年翻阅无数次写满批注的书本都拿来典当。
    他来时悲凉地想着,也不知道这些书本,一直奉以为正统用于教书育人的知识,能否为自己换来一身冬衣避寒。
    听到掌柜的话时,赵之易有点疑惑:“只要《尔雅》一书就给二两银子?其余书本也不错,虽然年份久远,但保存完好,也能值些银钱。”
    唐?:“先生应是爱书之人,我就不多夺人所好了。这《尔雅》一书是小弟近来要读的,我看上面有先生的批注,必能助他在读书时解惑。”
    二两银子够买身冬衣吃些暖和的食物了,赵之易点头:“也行,交代令弟好好读书。”剩下的书他姑且捧回家,说不定将来能等到他想要的好消息,还能回到学堂里教书育人。
    送走这位顾客,唐?暂时把当来的《尔雅》一书放在柜台前,闲着的时候翻阅看下。那位先生是细致的,书上每页不止标注了一些字句的理解,还圈画了一些重点要讲授的内容以及历来考官可能挖设的题目。
    等到傍晚唐明松下学回来,唐?把这本书递给他,他格外惊喜:“咦大姐我还正想到书肆里买这本书呢,你就拿给我了。”
    唐?:“前儿听你说过一回,我就记住了。今早有位先生拿书过来典当,我看这本书虽然老旧,但里头的注解难得,你且先拿回去看着。”
    唐明松简单翻了书的前几页看起来,如获至宝:“这位先生必定是个好夫子,我看一遍书再看旁边的注解,那些疑惑的地方瞬间就解开了。谢谢大姐。”
    他夜里吃过饭洗漱后,迫不及待就回屋去看书了。
    唐?好笑摇摇头。
    唐明松还是爱读书的,这段时间往返书院读书不见疲惫,反而愈发精神。听他说已经跟上夫子授课的节奏,把先前落下的功课全都补回来了,还在月初的测试中拿了头等名次。
    她今日帮助那位顾客,也是想着卖个好,日后要是对方真成了国子监祭酒,能够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写封推荐信,让唐明松进国子监进一步修读学业。那里到底是官方的太学,授课的老师博学广问又经验丰富,对备考也有进益。
    检查完唐忆婉的功课,询问过她看书的进度后,唐?又从房间书架上挑了本书让她有空去看,有看不懂的先标记下,再统一来问自己。
    唐?闲下来后,进银铺手作室里錾刻昨天做到一半的银饰项圈。
    她每日只要有时间有精力,晚上就会进来银铺里做一会银饰。既是为了做成品售卖出去换成可以拿到外面用的现银,也是个沉浸在熟悉领域获取片刻安宁,舒缓心情的好去处。
    翌日早上,唐?在习惯的时间点醒过来,穿上稍微束身的练功服,出了房间洗漱后在庭院里晨跑。跟着她一起的还有唐忆婉。
    这孩子先前让跟着晨练时不情愿,稍微跑了几天后就习惯了这项运动,冬日里早上稍微赖会床就爬起来洗漱了,都不用唐?去喊。
    她年岁小,从一开始跑两圈就累得喘不过气,到现在每天能坚持跑四圈。
    跑够圈数后她坐在大厅里休息,唐?还在接着跑,她现在每天跑八圈仍觉得轻松。吴川来当铺里当差后发现大伙有早起晨跑的习惯,他也继续起在武馆的习惯,领着唐明松一块去外头跑步锻炼。
    唐?稍作休息,和唐忆婉在庭院里踢木桩。她特意找木匠铺定制了个矮小些的木桩,唐忆婉每日踢着腿脚力量也有所长进。唐?腿脚力量大了,十天半个月就能将完好的木桩踢出凹陷来。
    吴川在庭院另外一处,领着唐明松练剑法。
    等到晨练结束后,大家各自回房间换身衣裳,免得出汗后天冷风一吹容易着凉。
    刘阿婆今早煮了白粥,切开农庄人腌制的流油咸鸭蛋,拌在一起特别好吃。一口冒着热气的暖粥下肚,瞬间驱散了早晨的寒气。
    唐明松背上书和昨晚坐下的课业,匆匆出门赶去书院上学。唐忆婉难得跑出去外头找小伙伴玩会。唐?则到前院这边,开了门和少安、吴川一起打扫当铺灰尘。
    当铺开始营业,门外不时有走过的行人,要么在摊贩那买东西,要么进了街对面的铺子,反而显得当铺这边清冷。
    好不容易进来一对顾客,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包着头巾满脸苦相,拉着大约十五六岁正是花一样年纪的姑娘进来,走到柜台前就是一顿哭诉:“掌柜的啊,实在是家里日子难过不得已我才到你这边来。我这心啊,就是插了把刀流血那样的痛,你
    看我这老闺女能值当多少钱?”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