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笼中雀 第13章 年下东京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次张口,“要不死不休?”
    白衣女子眉头一皱,“致幻之术,你是那个组织的人?”
    蒙面人有些意外,“哦?你还知道这些?”
    白衣女子面色变冷,缓缓说道:“那你要不得好死了。”
    ————
    东京城,陈府。
    今日府上刚挂上新年的灯笼,便有大人物拜访而来。
    陈家中堂内。
    此刻堂内两男人并坐,丫鬟仆人都并未曾像往常一样在旁边伺候,反而是远远的站在门外候着。堂内左侧之人,看样子约莫年纪四十有余,背脊挺直,神态沉稳而坚毅,目光如炬,手指搭在膝上,模样儿修长而有力,大眼一瞅便知是久居上位。
    此人正是那陈家家主陈临,陈家立家以来最年轻的家主,本是年少得志,早早便有了功名,前任家主早逝,三十多岁陈临便在一片质疑中接下了家主之位,行事果断坚韧,如今已是陈家顶梁柱。陈临一旁的老者倒是神态庄重而又慈祥,满头鹤发梳的整洁华贵,双目炯炯,虽说举手投足间流出一丝温和,却又能隐隐察觉到散发的威严。
    陈临对老者的态度十分恭敬,呵,那可不,这位陈家未来的亲家家主,曾会,正是如今曾家朝堂之上品阶最高之人,同时是如今包括未来陈家最大的倚仗。
    “婉约婚约之事,你做的确是有些鲁莽,作为陈家家主,你应当为陈家着想。”
    “叔叔,陈临接手陈家十余年来,自问兢兢业业,作为陈家家主,我自是知道当今的朝堂暗流涌动,叔叔能念在当初的情分上与陈家结亲,已经算是我陈家高攀,但作为父亲,终归还是要有些底线的,读书人兼济天下,难不成我还不容下自己女儿?”
    “可曾想过后果?”
    “叔叔,陈临还在,这陈家就乱不了”
    “兄长在世的时候常说你性子坚毅,以前不妨,如今再看,果然。”
    曾会顿了顿,继续说道。
    “前几日知道你摊上了麻烦,我便上书太后,请求提前辞官告老还乡,本想着让出这吏部的位子,也算给那边一个交代,不曾想官家竟站出来为我说话,太后身体不适这段时间,官家常伴左右,官家一番言语之下,陛下非但拒了我的辞官之意,反倒加封为金紫光禄大夫,允我回家探亲。”
    陈临满脸难以置信。
    “叔叔如今已是正二品?”
    北宋一朝遵旧制,六部之中除了主掌官员考核升迁的吏部尚书之外,其余五部尚书皆为从二品,光禄大夫为正三品,若加赐金章紫绶,则为金紫光禄大夫,享正二品。如今曾会官居吏部侍郎加授金紫光禄大夫,乃是正儿八经的正二品。
    “罢了,如今婉约之事已成定局,圣意难测,想必之前对我两家心怀不轨的那几位如今也不敢轻举妄动,以后做事切勿再鲁莽。”
    这位曾大天官言语之间表情始终平淡如水。
    “陈临替婉约谢叔叔成全。”
    “婉约可是心有不满?”
    “今早尚来请安,尚看不出喜怒,你知道的,婉约这丫头打小听话,小时候跟着吃了苦,这些年我总觉得是我欠她的,这件事儿上,婉约难得固执一次,如今虽说没有那般如意,倒也也遂了她的愿,这会儿反倒关心起我来了,询问是否给我添了难处,听了这话,即便有难处也觉得不是难处了。”
    曾会难得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这才像一家人该说的话。”
    ————
    北宋出家人有两处圣地,大相国寺与玄清宫,分别被誉为佛家与道家正统,两家之争若往上数,可追溯数百年,佛家讲究普渡众生,常有弟子入世俗传教,信徒众多,古往今来大部分时间风头都是盖过道家一头。
    直至大中祥符年间皇帝对道家开始极力推崇,这个局面才得以翻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卷·笼中雀第13章年下东京(第2/2页)
    果子巷的小破屋内,在韩序和祝小娘二人离开后不久,老道士便骂骂咧咧的赶了回来,原因无他,就是今日原本打算拿着自己身上经书去换些银子,哪知跑了几家当铺,刚进门便被轰了出来,本想着实在不行就再去这果子巷住户家里搞点残羹剩饭,就算旁人不给,巷口那祝小娘总是愿意的,虽说有些厚颜无耻,但总归不能再让小家伙饿肚子了。
    但是刚进门便被等着道士师傅回来开饭的小乞丐拉到屋里,说是那位很能吃的哥哥和祝小娘都来过,送了很多好吃的。
    一身破烂道袍的老道士瞅见屋里摆放的吃食,立马毫不客气的拉着小乞丐吃了起来,边吃边听小乞丐说着方才的事儿,听罢嘟囔了一句:还算他娘的有点良心,便继续狼吞虎咽起来,模样甚是心安理得,全然没有半分道家弟子的气节。
    老道士身边随意丢了一本今日本欲拿去换钱的经书,若是有青城山弟子看到这经书名字定是要惊掉下巴,青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