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这小子一点都不尊重老人(求月票)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等到洗漱好了,秦宝玉拿起了早餐。
    今天她二姐给他准备了三个大馒头和一碗米粥,一碟咸菜。
    在这年代,这是相当不错的伙食了。
    其他家早上也有一碗棒子面而已。
    甚至有些家庭都不吃早餐,一天就二顿。
    秦宝玉也是饿了,拿起大馒头就啃。
    可一下嘴,他脸顿时皱成了苦瓜脸。
    “坏了,大意了。”
    忘了这年代的馒头跟他以前吃的不一样。
    他以前吃的馒头那都是纯小麦面粉做成的,而这年代的馒头则不是。
    多数都是棒子面做的。
    好一点家庭往其中掺了一些白面。
    白面放多少全看家庭条件。
    家庭条件好的,能搞来细粮的,那就多放一点。
    若是一般家庭,那就少放一点。
    至于全白面馒头,别说普通家庭了,就是干部家庭也吃不起。
    不是没钱,而是没粮。
    这年代吃饭吃的都是定量。
    粮食是按人按工种定量供应的:一、特殊重体力劳动者每月45至55斤。二、重体力劳动者每月35至44斤。三、轻体力劳动者每月26至34斤。四、机关,团体工作人员、公私营企业职员、店员和其他脑力劳动者每月24至29斤。五、大、中学生每月26至33斤。六、一般居民和十周岁以上儿童每月22斤至26斤。七、6岁至不满10周岁儿童每月16至15斤。八、3岁至不满6周岁儿童每月11斤至15斤。九、不满3周岁儿童每月5斤至10斤。
    一般来说,一个成年人每月的定量也就28斤左右。
    其中细粮,白面占总定量的20%(白面包括:95粉,80粉,70粉),大米占10%,其余七成供应的都是粗粮,例如棒子面、白薯干等杂粮。
    算下来,一个人每月也就八九斤的细粮。
    一天不到3两。
    所以啊,想顿顿吃细粮那根本不可能。
    绝大部分家庭都是把细粮掺入粗粮里吃。
    甚至有些困难家庭,根本舍不得吃细粮,这细粮他们都会拿到黑市换成粗粮。
    毕竟,这点定量根本不够吃,吃不饱。
    像他二姐今天给他送的早饭,那都是掺了不少细粮的。
    像这样的饭,是他二姐家拿出来的最好的饭食了,她们家一个月也吃不了几次。
    对他,他那八个姐姐那真的是掏心掏肺。
    轮到哪个姐姐给他送饭,那么当天那个姐姐家里就会做一顿好吃的,给他送过来一份。
    但!
    但虽然如此,对于习惯了天天细粮的秦宝玉来说,即便是他二姐拿出的最好的饭食,他也下不了口。
    实在是太拉嗓子了。
    他完全咽不下去。
    而且,这东西吃到肚子里也难拉出来。
    昨晚他在老丈人家吃了半个这样的二合面窝头,晚上就拉不出来s了,难受的要死。
    所以,这饭他是不准备吃了,他准备一会出去买包子吃。
    不过虽然他不吃,但也不能让二姐知道。
    不然二姐得多伤心啊。
    于是,就在二姐的眼皮子底下,秦宝玉一点点的把馒头还有那碗白粥偷偷的收纳进了仓库。
    对,白粥也收了。
    那白粥也放了棒子面,棒子面做的面疙瘩,一样剌嗓子。
    最后,他只吃了点咸菜,随即道:“二姐,我出去钓会鱼,等一会就回来。”
    他的其他姐姐姐夫们要到9点钟才过来。
    现在才早上7点多,还有一点时间呢,趁着这段时间他准备去河里钓点鱼中午吃。
    而他刚才收走的早餐完全可以用来打窝,这也不算浪费。
    而且,今天这鱼他也必须钓。
    他必须得向姐姐们证明昨天不是运气,如此明天入职采购,她们才不会横加阻拦。
    虽然阻拦也拦不住他,但能愉快的解决,他不想跟几个姐姐脸红。
    这几个姐姐对他真的没话说,所以,他很珍惜。
    听到秦宝玉要去钓鱼,秦二凤也没阻止,只是叮嘱他小心点,别像上次那样鲁莽了。
    秦宝玉点了点头,随即装模作样的从“房里”拿出鱼竿,实际就是从空间仓库里取出来的,只是做做样子给二姐等其他人看的。
    拿好鱼竿后,秦宝玉就骑着自行车出门而去了。
    这次他不去什刹海了,那里的鱼太少了,他准备去城外逛逛。
    秦宝玉出门钓鱼四合院众人也看到了,于是纷纷猜测他这次能钓多少鱼。
    “你们说这次宝玉能钓多少鱼?”
    “10多斤应该没问题吧。”
    “屁,他昨天就钓了100多斤,这次怎么也得钓了三五十斤吧。”
    “说不定人家这次钓个二三百斤呢。”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