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2012年8月24日,凌晨。
“怎么样?”
陈瑾给卡瓦诺发着信息,午夜档的票房没有软件更新,只能通过院线经理的一些反馈。
而且也没法得出具体的一个数据,只有大概的区间。
要过两...
林晓站在多伦多电影节的红毯上,夜风微凉,吹动她一袭深色长裙的裙摆。她没有再像过去那样,紧张地调整呼吸,也没有在镜头前刻意微笑。她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目光穿过人群,落在林然身上。
他依旧穿着那件熟悉的深色西装,站在不远处,目光温和地望着她,像是在确认她是否准备好了。
“准备好了吗?”他走上前来,轻声问。
林晓轻轻点头:“是的。”
红毯尽头,是无数镁光灯和期待的目光。林晓缓步前行,步伐稳健。她知道,这一次,她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而来,而是为了讲述一个属于所有女性的故事。
《破局》的首映厅内,座无虚席。影片开场,镜头缓缓推进,一个年轻女导演坐在剪辑室里,面对着一堆被剪掉的片段,眼神坚定。她的名字叫林晚,是林晓为她取的名字,也是她内心深处那个未曾被看见的自己。
电影讲述了一个女性如何在男性主导的电影行业中挣扎、成长,最终用作品赢得尊重。没有刻意煽情,没有夸张冲突,有的只是真实的情感与细腻的刻画。林晓用最朴素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一个关于坚持与突破的故事。
当最后一个镜头落幕,全场陷入短暂的沉默,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林晓坐在观众席最后一排,看着银幕缓缓变黑,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她知道,这部作品,她做到了。
电影节结束后,林晓和林然回到国内。机场里,依旧是记者的蜂拥而至,闪光灯此起彼伏。林晓微笑着接受采访,回答每一个问题,但这一次,她的眼神里不再有紧张,只有从容。
“林晓导演,您下一步有什么计划?”有记者问。
林晓看了林然一眼,笑着说:“我想拍一部关于‘成长’的电影。”
记者们纷纷追问:“是自传性质的吗?”
林晓点头:“是的。但不只是关于我,而是关于每一个在成长中挣扎、在梦想中前行的人。”
林然站在她身边,嘴角微微上扬。
回程的车上,林晓靠在窗边,望着窗外掠过的城市灯火,轻声说:“林然,你知道吗?我一直觉得,你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束光。”
林然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握住了她的手。
车窗外,霓虹灯闪烁,城市的夜色如同舞台上的灯光,照亮了每一个前行的人。
回到排练厅,林晓开始着手新剧本的创作。这一次,她想讲述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主角是一位年轻女孩,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家庭的变故、友情的破裂、爱情的迷茫,最终在自我探索中找到了真正的方向。
林然成了她的第一读者。每天晚上,他们坐在排练厅的角落里,一边喝茶,一边讨论剧本。林晓写,林然看,偶尔提点建议,但更多时候只是静静陪着她。
“你觉得这个角色像你吗?”林晓问。
林然摇头:“不像。你比她更坚强。”
林晓笑了:“可我觉得,她就是我。”
林然看着她,眼神温柔:“只要你觉得她是,那她就是。”
剧本写得很顺利,林晓的状态也前所未有的好。她不再执着于技巧,而是更注重情感的表达。她开始尝试用更简洁的语言,去讲述更深刻的故事。
某天晚上,林然忽然问她:“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你会成为母亲?”
林晓愣了一下,随即点头:“想过。但我一直觉得,我还没有准备好。”
林然看着她,眼神里带着一丝欣慰:“可你已经准备好成为一个真正的导演了。”
林晓看着他,眼神坚定:“可你永远都是我的老师。”
林然看着她,嘴角微扬:“那我愿意一直做你的老师,直到你真正独立为止。”
排练厅里,灯光依旧昏黄,空气中依旧弥漫着淡淡的灰尘。但这一刻,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林晓知道,她的演员之路,才刚刚开始。
而她,已经准备好,迎接更大的舞台。
几个月后,新剧《成长的代价》正式开排。这一次,林晓不仅担任主演,还首次尝试担任导演。她将舞台设计得极简,却极具张力。每一幕都像一幅画,每一句台词都像一首诗。
林然依旧是那个“老师”的角色,但在剧中,他成了一个理解她、支持她、甚至在某些方面向她学习的人。这个角色的设定,让林晓在排练中时常回想起他们之间的点点滴滴。
有一次,林晓在排练间隙对林然说:“其实,我一直想谢谢你。”
林然看着她:“谢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