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半年多的时?间很短,宣宁本以为至少还要再等半年,甚至可能更久,久到这步棋变成闲子,派不上用场,依然要靠护卫军打过?去?。
    但?“队友”实在太配合,也太努力了。贾忠仅仅是提出了个开头,穷疯了的白?广如?获至宝,大肆印刷,挥霍无度,不仅趁机增强自?身的实力,还要建一些园林高?台,弥补自?己这些日子的憋屈。
    胡潜自?然不会干看?着,他也在努力花钱。拿麻袋给手下?人分了不少,挥舞着纸币买了更多的东西。两?人谁也不让谁,把?那些提议变本加厉地执行下?去?,还一拍脑袋想出来了不少“好办法”,让贾忠都自?愧不如?,连夜和同伴商议起逃离锦州的办法。
    贾忠的想法没错,锦州很快就乱了。不仅仅是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商品流通瘫痪,朝廷在众人心中的形象也彻底变了个样,军心、民心都散了,就连官员对?上头下?达的命令也抱着迟疑的态度,总觉得白?广和胡潜不怀好意,又要对?他们下?手。
    白?广和胡潜还做着不缺钱随便印的美梦,比拼着不能被对?方落下?,民间已?经对?货币失去?了认同,就连所剩不多的铜钱银锭都没多少人敢收,大家恢复到了古老的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当两?人终于发现不对?,财政已?然崩溃,救无可救,锦州人心浮动,本就不安稳的局势乱象横生,和分崩离析只有一步之遥。
    当民视官为寇仇,官视君为匪盗,那这个国家距离倾覆也不远了。青州抓住机会,给了白?广最后一击。
    那是一篇义愤填膺的声讨檄文。它承袭了报纸一贯的风格,通篇大白?话,朗朗上口,气势充沛。文章先是历数白?广的丑闻和罪行,迫害忠良,任用奸佞,穷奢极欲,昏庸无能。致使国家千疮百孔,百姓饥寒交迫,不胜其苦。
    行文如?刀,字字泣血,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从细节写百姓的辛酸困苦,都是些再寻常不过?的情景,让人轻易就能回想起自?己的经历。然后笔锋一转,用华丽的辞藻描述起白?广纸醉金迷的生活,让人看?得咬牙切齿,恨不能拿起刀冲到锦州去?,杀了那个狗皇帝。
    不仅如?此,文中还怀念了几位忠臣良将,以及他们的被陷害以致身死的后果。文章用沉痛的语气回忆了他们的忠君爱民、高?风亮节,还有凄惨的身后之事?。更衬得白?广和他亲近的胡潜等人颠倒黑白?,鱼肉百姓,祸国殃民。
    文章先用确凿的事?实激起人们的愤怒,然后阐述了帝王该有的品质和能力,畅想如?果明君在位,而非昏君当道,世间该是如?何的物资丰盛,百姓安乐。现在如?此,白?广就是罪魁祸首,有着绝对?不可推卸的责任。
    檄文的最后,揭开宣宁的身世,痛心疾首地对?白?广的行为斥责一番,而后论述了宣宁继位的正统性,并分析了有利局势,号召众人群起反抗,掀翻白?广的统治,还天下?一个太平!
    后面,还附上了一些回忆录式的文字,当事?人有的是普通农民,有的是商户,也有对?那些被抄家灭族的忠臣的回忆,以及一道奏折。
    奏折是邢毅提供的,他曾机缘巧合在夹缝中看?到了这封奏折,内容有关江家,是一名官员贺皇上巧用计谋,铲除心腹大患,收回大量权利。白?广当时?也在奏折上写了些夸耀自?己的文字,后来被迫南迁,又把?这些字给划掉了。
    报纸上还宣称原奏折已?经装裱好,就在清水县公开展览,谁都可以去?辨辨真假。
    锦州在很久之前?就不允许青州的报纸入境了,只有高?官才?有几份,用以分析青州的动向。民间倒也有几份再说熟人之间流传,但?大宗货物瞒不过?别人,报纸的数量极其有限,传播的范围也非常有限。
    但?锦州还有个常对?外通商的商队。
    他们之前?配合贾忠,让他获得白?广的信任,之后也很是忙碌,锦州能这么快乱起来,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每次接收物资,还会偷偷运来一些报纸传单,积少成多,现在已?经有了丰厚的库存。
    这报纸是早就印好的,特意模糊了日期,等一起事?就放出来。
    商队的人接到了消息,立刻开始布置。于是一夜之后,锦州各个城池里,家家户户院子里都被扔了几份报纸,街道上还散落了不少,显眼处的墙壁上也贴了东西,凑近一看?,斗大的“檄文”二字能把?人吓退几步,头也不回地跑回家里去?,不忘在无人处捡起一份报纸塞进?怀里,悄悄带回去?看?。
    锦州没有义务教育,识字率自?然不高?。但?白?广已?经完完全全地失去?了民心,读书人也好,商贾也罢,都不想待在他的治下?,开始装作无意地把?消息散布出去?,试图挑拨蛊惑更多的平民参与起义。就连反感青州的世家也受够了白?广,见事?不可为,已?经开始藏匿金银,等待青州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