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帝王(1)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万五千兵马归属辽东郭英麾下,辽东这地方不能没人。
    一旦没人了女真各部就要做大,而且高丽那自古以来就喜欢占小便宜偷偷摸摸的性子,一定会越界。
    五千兵马开赴河北。
    河南山东各分一万七千。
    一万八千人,分布大宁松亭关沿线,朝廷正欲修筑大明卫,这些人正好填充了兵员。
    另有五千调入京营,分属李景隆的三千营金吾卫。
    一万八千的汉军,还有六千蒙古军,开赴甘肃。
    另有山西陕西的秦王晋王,每人也都调拨了一些。
    如此算算,十二万人的辽东军,也就完全的拆解了。
    涉及到十二万兵马的调动拆分整合,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这可不是後世,把人装上火车一运,然後地方接收那麽简单。
    辽东军哪部分先走,哪部分去哪,地方上如何安置,还要准备多少粮草路上食用,还要派遣兵马震慑,等等等。
    但虽说不容易,其实深究起来也不难。
    辽东军中那些投降过来的文武官员们,都卯足了劲儿想在曹国公面前露一手。所以有着这些人的帮衬,李景隆虽忙,但应对起来倒也是绰绰有馀,没出什麽乱子。
    可终归是水磨工夫,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所以太子朱标带着纳哈出还有北元军中的郡王国公等贵族,回转京师。留下李景隆在辽东,处理这些首尾。
    ~
    十二月中旬的辽东,数九寒冬。
    而此时的京师,雪挂枝头,梅花更艳。
    辽东的雪让人畏惧,而京师的雪则像是一幅优美的画卷。
    乾清宫中,总管太监朴不成小心的掀开碳炉的镂空银丝罩,在里面加了一些炭。然後小心的看了一眼,坐在御案之後,皱眉沉思的皇帝。
    老朱的手中,是一本厚厚的奏章。
    正是李景隆关於辽东兵马的拆分,还有所用钱粮,乃至提携蒙元降人的奏报。
    他看了许久,一字一句,仔仔细细的反覆阅读之後,拿起主笔在上面批了个可字。
    “太子还有多久?”老朱忽然沉声问道。
    朴不成忙上前躬身,“回老爷子,还有五天!”说着,他顿了顿,“按理说早该到了,太子爷说了要让蒙元的降人们,好好的看看咱们大明各地的富足!”
    “你错了!”
    “富足谈不上!”
    “各地都在休养生息当中!”
    老朱揉揉太阳穴,“老大的意思,可不是让那些降人看看天下的富足的,他是在臊那些降人!”
    说着,他站起身,揉着老腰,活动着肩膀,“太子是在告诉他们,好好的江山,被你们大元折腾成啥样了?是天欲灭了他们!我大明乃是替天行道!”
    “都说知子莫若父!”
    朴不成上前,给老朱披上氅衣笑道,“还是您看的深!”
    “呵!”
    老朱又是一笑,忽回身瞥了一眼,御案边上的暗阁。
    “二丫头这次功劳不小?”
    说着,他看了一眼朴不成,“你觉得二丫头那孩子咋样?”
    “曹国公自小就在您和太子爷身边,自然是极好!”
    朴不成又笑道,“才入仕没几年,大功劳一件接着一件,而且从不居功。为人又是一团和气,为人处世谁都挑不出毛病.....”
    说着,他忽然发觉,老朱的眉宇之间有些凝重,赶紧闭嘴。
    “嗯,是挺不错!”
    老朱点头,“上上下下都是在说他的好话!连你也对他赞不绝口!”
    咚!
    朴不成瞬间跪在地上,“奴婢有罪,妄议国事!”
    “咱又没怪你?”
    关於登录用户跨设备保存书架的问题,已经修正了,如果还是无法保存,请先记住书架的内容,清除浏览器的Cookie,再重新登陆并加入书架!
    老朱回头看他一眼,而後忽的叹气,“他才多大呀?”
    说罢,他迈步朝前走去,站在窗边眺望窗外的雪景。
    “又是一年!你说这日子,咋过的这麽快。好像去年过年就在昨天似的?”老朱忽然又道。
    朴不成仍旧跪在地上,“可不是说么,奴婢也觉得这日子太快了些。”
    “人老了,时间就快!”
    老朱叹口气,“咱们都老了!”
    “您可不老....”
    “马上过年了!”
    老朱打断朴不成,又问道,“宫里的年货,还有咱儿子们的赏可预备齐了?”
    朴不成慎重的想了想,“老爷子,这两年这事都是光禄寺在管,都是曹国公亲自接手的!”
    “呵,二丫头不在,咱这年还过不好啦?”
    老朱又是笑笑,忽眉毛动动,“他手里的差事也太多了...”
    说着,回身道,“那个...那个从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