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来。
但是接下来,流沙河一提到“王安亿”,又提到“聂华令”,余切顿时想起来了。
这个写作交流在后世毁誉参半,是美国基金资助的交流项目,参与的作家当时很风光,后来就很少提这件事情了。
聂华令是个无政府主义者,找了个白人老头当老公,自己也是华人白左,她过多的把自己想法灌输到交流项目中,特别爱促成“敌人结为朋友”的剧情,有时她专门请那些敌对的作家来交流,促成他们的个人友谊,用以表达“文学之爱超越了国界”。
有两个原先敌对的作家,来她这之后,愣是被撮合成了情侣,还生下了孩子,到了交流项目结束后,双方又要回到各自的国家,只好把孩子送给聂华令来抚养。聂华令不觉得这是悲剧,反而认为是功绩。
大众对文坛那些疯批、乱来的刻板印象,正和这些奇葩有关联。
这种烫手山芋自然不能沾了!
余切直接拒绝了。“我听说这个计划用时太久,要大半年到一年,我没这么多时间。”
流沙河相当失望,说:“爱荷华大学是美国一流的大学,写作方面在全美国排名前列,这样的机会,你怎么会不去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2章国际写作交流(第2/2页)
余切笑道:“真要到了去美国那一步,我自然有方法体面的去。”
“聂华令不是一般人啊,她很早就在美国闯出名头了,你不要看她是个女作家,我们现在去美国,不论哪一派的,都要拜访她。就连那些东欧、苏联的作家也这样。”
余切道:“她是厉害,和马尔克斯比如何?”
流沙河见他这么说,只好作罢。
流沙河是川省作协的副主席,目前住在作协名下的招待所,余切跟着他去取马识途带给自己的那一面旗:五颗星星分别杵在四个边角和中间,边上的四个小星星的角对准中间的大星星。
这正是渣滓洞的地下党连夜绣出来的。他们得知首都的消息,又得知国旗的设计样式,误打误撞绣了一幅“错”的。
余切捧起这面旗,真是百感交集。
原先他需要在博物馆看到的东西,现在却成了他的私人收藏。流沙河道:“你老师很重视这面旗子,平时都不让人去看,也不肯带到其他地方来,没想到竟然送给你了。”
余切道:“这是我的师门圣物,将来,我也要格外珍重的对待它!”
——————
85年的年末,艺术界有两件大事。
一件是余切《潜伏》的出版完结,这一成为当代谍战的开山之作,之后开创性的和趣味游戏相结合,更使得受到广泛欢迎,不仅在大陆受到追捧,在邻国的日本、以及东南亚也很受追捧。
一批左翼作家将翻译成所在国的语言,余则成的魅力果然超越了国界,此后,模仿余则成这样的角色来创造的数不胜数。小孩子看到的是有趣的冒险和游戏,而大人看到的是,一个原本对政治没什么想法的知识分子,不得不参与进去,并最终为自己的信仰坚持一生的事迹。
令人想到时代洪流裹挟下的小人物,这种不由自主又只好拼命逆流而上的感觉……许多人都有同感。
余则成这一角色,也被认为是余切目前为止,最像是他自己的角色。文艺理论家纷纷去寻找证据,书中,有一幕是余则成对翠萍说:“你真像林黛玉。”
考虑到余切现实中的未婚妻,就是《红楼梦》剧组的演员,很难不让人觉得这是余切埋了一个“彩蛋”。
当然,这一幕被张俪和陈小旭两人看到,恐怕又是不一样的心情了。
被央台的《联播》主持人录制为广播剧,成为继《大撒把》之后的第二部大型连续广播剧,剧中的男声旁白“赵中祥”用浑厚磁性的声调,给带来了一种莫名的“纪录片”感觉,竟然意外的合适,就像是真实发生过一样——当时,负责接洽海外华商的商务部门收到大量群众的来信,希望他们“找到余则成之后,一定要对余则成好一点。”
还有人堵到商务部门的门口,痛哭道:“我们都已经改开了,为什么还要让余则成苦下去,让他回来吧!”
港英政府里面懂汉语的鬼佬看到此书也吓一跳:“叼!原来大陆一直在商会里面安插有内奸,这个余则成有枪有脑子,会英文,还会摩斯电码,怎么玩得过他!”
爱国商人霍营东是余切的书迷。他来大陆访问,到首都之后,面见到乔公,几个人打起了桥牌。气氛正佳,他忽然按耐不住的问:“我有个可能要犯错误的问题,但我实在想要知道……”
“你想要知道什么?能说的,我就说给你听。”
“是不是真的有个余则成在我们这边?”
乔公和其他人对视,忍不住哈哈大笑:“这个,我也不晓得。你怕是要去问余切才得行。”
南方的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