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你怎么穿着张俪的衣服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欢余切的。在当时的东北,人均教育水平极高,又有众多工业企业,所以常常有出国访问的的情况。许多人都对《大撒把》这本谈到国外的书籍津津乐道。
    之前余切的《大撒把》被改编成了话剧,甲票0.5元、乙票0.4元,刚推出时简直一票难求,随着演的场次多了,《大撒把》的票也不好卖了,而此时《小鞋子》却又火了起来。看过的观众们纷纷赶来剧院,却失望的发现《小鞋子》的话剧还没有排练出来呢。
    只有原先的《大撒把》还在卖票。
    剧团的领导想到,在宣传海报上印上“余切经典作品”几个字,放得贼大,把“鞍城剧团”几个字印小一点,结果就这么一个小技巧,竟然真的让上座率提高了一些。
    好多人看到余切两个字,就算是看过一遍原先的话剧了,也愿意带着孩子再来观看。余切两个字的认可已经超过了作品本身,对于时下的演员来说,简直是不能想象。
    半夜,陈小旭迷迷糊糊的睡着了,余切把她叫醒,让她回去。
    “你的债已经还了,你回去吧,我不报复你了,咱们一笔勾销。”
    “你写完了吗?余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6章你怎么穿着张俪的衣服(第2/2页)
    “还没呢,我几天后去日本,我已经没有时间回国内读者的信件了。所以今晚上得加加班,先处理一些国内的信件。”
    还没有写完呢!
    原来当一个名作家,竟然要这么辛苦!
    陈小旭的觉都吓醒了一些,她被余切送回去,路上这么一小段路做了一番心理斗争,忽然回头道:“余切,我真的应该向你道歉!我误会你了,仔细想想,你真的是一个挺厉害的人。但我总是忍不住想要和你斗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为什么?
    因为你是个小孩儿啊。
    余切笑道:“得了吧,你今天和我道歉,你明天又会忍不住的,你就是这样的人,你才十九岁,这个年纪还很小,用不着太纠结,大家也不会责怪你。”
    我十九岁?
    你不就比我大两岁!
    陈小旭没顶嘴了,因为才道歉嘛,她乖乖的被余切送到卧房门口,看见余切还想回去写信,陈小旭忽然脱口而出:“余切,你早点休息呗!”
    “你少回几封信,也不会有什么的,大家都对你很宽容。”
    陈小旭说这话的时候,非常紧张,她觉得余切会笑她,或者是调侃她怎么转了个调子。结果余切给她扔了一句话:“知道了。”
    这就是听我话的意思了?
    余切还能听我的话呢。
    然后,陈小旭关上门,还没躺下,扒着窗口看那边的灯光亮着的,她躺了下不知道多久,掀开铺盖抬头望过去,诶,那边的灯还是亮着的,陈小旭心里想:你知道了个屁!我就不该说那些话的,说了你也不听。累死你了活该!
    好个清净月色,偏照得人心里愈发烦乱!原道是金玉其外,谁知内里竟是个冷心冷肺的糊涂账!余切,大白话讲,我可是烦死你了。
    张俪被她翻来覆去的折腾醒了,问她:“你怎么还没睡?小旭?”
    “知道了!我这就睡。”
    ——————
    建国门,儿基会门口。
    余切领着俩女的来捐款,儿基会的工作人员已经认识余切这张脸了,向他汇报:“余同志,现在‘春雨行动’已经筹到了快二十万元,我们每一毛钱每一分钱,都写了记录,光是记录的本子就用了好几本……我们随时可以向全国人民公示。”
    “请你不要再指使外宾帮你做事情了,上一次那个人威胁说不投资了,到处嚷嚷,已经让我们被领导狠狠批评了一顿!”
    余切什么时候和外宾扯上关系了?
    张俪和陈小旭竖起耳朵。
    结果,余切却没有谈这事儿,而是转而道:“我今天来不是找你麻烦的,而是来捐钱的。”
    “您还捐钱啊,您为了这事儿又是写,又是组织活动,自己也捐钱!”
    他掏出一千块钱,拍在桌面上。“这次不是我捐钱,是她们两个捐钱。这两位是《红楼梦》的演员,分别演薛宝钗和林黛玉……去年八月份的《大众电影》就有她们的介绍,央台的节目上也报道过。”
    “真是心地善良,比剧里面还好。”工作人员夸了一顿她俩。“一千块钱是大数字了,我们一定向报纸和记者说这个事儿。她们是一人五百块钱吗?”
    “是这样,你就这么记着,张俪和陈小旭,《红楼梦》,各自五百块钱,合起来一千。”
    慢着,怎么变成一千块钱了?
    陈小旭捐了四百,张俪捐了四百,合起来也就八百块,哪来的一千呢?
    余切朝她俩使了个眼色,让她们别说话。然后趁着工作人低头数钱的时候,小声道:“我帮你们补了一点钱……当然,我本来就要再捐一些钱的。”
    张俪给心疼得要死,抓着余切的胳膊说:“太多了,太多了。”
    陈小旭傻眼了:我寻思还你四百块,结果你又让我倒欠一百,加上之前没还完的,这可怎么办?
    张俪是你老婆,她当然是无所谓……我越欠越多,拿什么还呢?
    余切说:“你俩现在是钗黛一体,出来得讲究一个公平,要是谁捐的多了,谁捐的少了,反而起了坏的效果,还不如不捐!”
    “那也不至于……那么多!”陈小旭小声道。
    “一千块钱吉利啊,是个整数,三位数呢。要是整个演艺圈捐款排名,你俩得排在前面。”
    随后,工作人员给这俩的名字写在一起,盖章!“啪”,留下一张捐款证明。
    当时捐款有两条路子,一条是通过单位或是社会团体,集体来捐款,大部分人都是这种情况,荣誉属于集体;一种是个人捐款,这种就会有一个单子,证明你在某某年某某月在某组织捐了多少钱。
    比如有一些新闻,说某某干部、军人啥的,牺牲之后,人们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捐款单,这个捐款单说的就是这个东西。
    “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红印盖章,再加上“张俪”和“陈小旭”的名字,看上去很喜庆。
    她俩很喜欢这张捐款单,陈小旭觉得这搞得像结婚证一样,成为她们友情的见证。怎么我们的社会当中,没有一个“姐妹证”或者“兄弟证”呢?
    结果她刚这么想,张俪说:“就是该把余切的名字也写上去,他写在我们名字的中间。他也出了两百块钱。”
    张俪这么说,也真这么干。
    从儿基会出来,余切带他们去川省招待所吃饭,然后送上火车。张俪和余切在那依依不舍,恨不得长在一块儿了,腻歪了一阵子才告别。
    火车上,张俪伤心了一会儿,就拿出这张捐款单,“有笔吗?小旭。”
    “你要干什么?”
    “写余切的名字啊,他捐了两百块钱呢。”
    张俪麻溜写上“余切”两个字,捐款单和笔都拿给陈小旭了:“诺,都给你了。”
    “你不要单子了?”
    “给你吧。余切还捐了几次钱,家里面多的是单子,你手上却没有,这个给你吧。”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