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上将出长安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兰香,你们姐弟三个也一起来。”
    李逸看着兰香姐弟都是头发枯黄,脸上还有白斑,这明显是肚里有蛔虫,便让他们跟着一起去冯家堡找董秀才瞧瞧去。
    午后的太阳毒辣,几个孩子倒也不怕晒,都愿意跟着李逸去冯家堡。
    好在路也不远,沿着曲折蜿蜒的土路,一路上坡很快就到了。石头识得董秀才家,他以前有次肚子疼,罗三带他带找董秀才瞧过,董秀才给他扎了针开了药,却没收钱。
    “董秀才公平时都在堡子私塾里,他家在小堡子。”
    冯家堡原有冯董张三姓,村子分成冯家人住的堡子、董家人住的小堡子还有张家人住的下堡这么三片,前些年又迁来一个大户冯六郎,大兴土木,在堡西边建起了南北两大宅院,被人称为西堡。
    石头说起那位董秀才公,也满是尊敬,这位秀才公虽然平时总板着脸十分严肃,被人称为冷先生,可董秀才不仅开私塾教书育人,还行医治病,对无钱的穷人还不收钱。
    兴盛里七个村,只有冯家堡有一个私塾,大家对这位曾经在长安国子监读过书,还曾获得推荐参加秀才科考试的董先生,自然是尊重中带着敬畏。
    石头带路来到堡子私塾,这间私塾占地一亩多点,据说原来是马王庙,房屋布局跟李逸的无极观差不多,三间正房,东西各三间厦屋,土墙连接围成一个院子。
    站在院门口,便听到有朗朗读书声。
    隋唐的秀才可了不得,那是比进士、明经更难考的,往往两三年才开一科,每科只录一两个,没有足够的才学,宁停考也不滥取。
    能够获得推荐参加秀才考试的资格,就已经很了不得了。
    董秀才是个瘦高的老人,须发花白,山羊胡子,李逸看到第一印象,觉得他挺像以前读书时课本上的杜甫。
    身上有股子很浓的书卷气,眼神中满是沧桑。
    李逸自报身份,道明来意。
    “上次寒舍上梁,先生还派人来送了一幅字······”
    董秀才打量着李逸,“我以前跟你师傅李真人也算是老友,你如今也长大了,”
    寒喧几句,李逸送上礼物,二十张A四张,这是他买来给女儿涂鸦画画的,一箱五包两千五百张,才七十九,比绘画本可好用的多。
    合三分钱一张的纸,
    但他送到董先生面前时,却让这位秀公才有些惊讶,他拿起纸细细摩娑。
    这纸洁白均匀、手感细腻,白的出众,而且十分顺平,还很厚。
    做为一个文人,对书、纸、笔、墨这些东西都是特别喜爱的,这就跟钓鱼佬对各种钓具的喜爱一样。
    “这纸真不错,我试试。”
    说着,董先生迫不及待的就研墨提笔,铺开一张A4纸,在上面挥墨疾书。
    “高秋白露团,上将出长安,尘沙塞下暗,风月陇头寒,转蓬随马足,飞霜落剑端·····还嗤傅介子,辛苦刺楼兰。”
    一张纸上,董先生写下了二十句五言诗。
    李逸在旁边赞叹道:“薛玄卿的这首出塞,较之汉魏六朝更加刚健雄武,充满了大国的自信精神,洋溢着慷慨激昂的豪迈之气,很好的体现了当年隋一统中国,结束汉末以来三百多年分裂局面的那种大国气象,
    先生的这篇楷书法度严谨、刚柔并济,与薛玄卿的这首边塞诗,可谓是相得益彰,高,实在是高,”
    “先生,小子有个不情之请,能否请先生题款用印,然后将此墨宝赐予小子?”
    董先生提笔望向李逸,眼里有意外,也有欣赏。
    人都喜欢被赞赏,李逸的马屁拍的很有水平,他不仅知道董先生写的诗是谁的,还能说出这诗的厉害之处,甚至把董先生这书法的长处也说出来了,
    这种马屁拍的恰到好处,让董先生极为满意。
    董先生欣然落款用印,将这副作品送给了李逸,这可比上梁那天送的吉星高照四个字好太多了。
    “没想到你也这么欣赏薛道衡。”董先生拿着自己的这副字看着,“你这个纸是真不错,再细腻的笔锋也能体现出来,墨色也能极好的体现浓淡干湿,还不晕墨,大小裁剪的也很好,”
    白、厚、顺,已经远超很多纸了。
    “下次我再为先生寻一些这纸来。”
    董先生这会心情极好,主动询问李逸来意。
    李逸便把秀芝卖身葬夫的事说了,然后说今天带她们来检查下身体。
    “你这事办的不错,积阴德了。”董先生并不觉得李逸行为是趁人之危什么的,如今这世道,想卖身为奴,还得排队呢。
    望闻问切,给几人全都检查了一遍。
    “她们娘三没啥事,就是长期营养不良,身体虚弱,体内有蛔虫,身上有虱子、跳蚤,这兄弟俩身上还有癣。”
    “这姐弟三,也是营养不良,体内有虫,身上有虱子跳蚤,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