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到县城就感觉浑身不自在,看什么都觉得高大上。
其实也不只是石文雅这样,那时候的农村人,都差不多一样儿。
乡下人这三个字说得还不算难听的,难听的都叫乡巴佬。
没知识,没见识,又笨拙,又粗俗。
乡下人看城里人,那都是仰视的。
城乡差距不是一丁半点的大。
吃完饭,蒲香又在附近逛了两圈,实在没看到有合适的店面。
这事情也急不来,她给自己定了个目标,用半个月时间找店面,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就去车站路或者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在那里租一个。
她的要求不高,先把日子过下来,把她的女装店开起来。
这一圈又一圈绕下来,石文雅到后来都觉得自己对县城中心大厦这一块,转得和石家村差不多熟了。
好像,也就那么些店。
两人两辆自行车,骑了一个多小时再次回到石家村。
平时都是干惯了农活的人,倒不觉得有多累。
石文雅让蒲香去她家睡,蒲香也没有和她客气。
“放心,今天石海叔来我家说了,你先住两天,我婆婆看在石海叔的面子上,肯定不会说什么的。”
就是她也愁,先睡几天是可以,就是接下来该怎么办啊?
她家也不是她当家,让一个离婚的女人住家里,她婆婆能撕了她。
石文雅的婆婆叫阿宝,一张嘴那个会说,骂起人来不是一般的厉害。
就原来他们家所在的这个生产小队,几乎就没有人是郁阿宝的对手。
郁阿宝对外是出了名的凶悍,不过好在,她这人也还算是有优点,凶归凶,嘴坏归嘴坏,但是对自己家里人还算不错。
对公婆,妯娌,都还可以。
自家人要是被欺负了,她能第一个跳出来和人撕。
石文雅家当年能答应把女儿嫁过去,也就是看中了这一点,而且在同一个生产小队,石文雅她妈和郁阿宝关系也还不错。
相信女儿嫁过去不会吃亏。
婚后,石文雅的日子过得也确实还行。
她婆婆那张嘴,有时候不饶人,但儿媳妇和儿子在她那里是同一个待遇,石文雅便也不觉得委屈。
反正就嘴上说几句,也不是盯着她喊打喊骂的。
要石文雅说,蒲香那个婆婆嘴才坏呢,是真盯着骂人,骂得还难听,她都听到过好几次。
只是在外面,大家都觉得莫阿妹这人身体不好,一阵风能给她吹死,要她骂人,哪有那个劲儿?
想想都觉得气人。
蒲香和石文雅进了家门,郁阿宝刚好收好衣服进屋,看到蒲香,那眼神一撩,仿佛已经用眼神骂上了。
自己都活到65岁的年纪,对于这点眼神,她还真没觉得怎么样。
认真算起来,她现在的年纪还比阿宝要大一点呢。
年纪小媳妇那会儿看婆婆、看大妈们那些畏、怯,现在她来看,全部不存在了。
“大妈,收衣服呢。”
蒲香大方打了个招呼,“今晚我过来和文雅挤一挤,麻烦你们家了,今天去县里,买了两盒午餐肉罐头,称了一点奶油饼干,今晚加个菜,饼干大妈你也尝尝味儿,中心大厦买的,听说比镇上的要好吃。”
午餐肉罐头,奶油饼干!
还是中心大厦买的东西!
郁阿宝那脸上立即露了笑容:“都是邻里邻居的,你们小姐妹关系好,要住就住呗,家里造了楼房,有地方给你们住。”
她家条件在村里也算是还可以的,不顶尖,但也算是中上。
蒲香直接用“糖衣炮弹”把郁大妈给解决了,石文雅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然后再看自己婆婆,她想笑又得憋着,脸都要抽筋了。
郁阿宝把儿媳妇的表情全看在眼里,瞪了她一眼:“还不赶紧把人带楼上去,把包放下了,就这么傻站着,小年轻真是半点都不懂。”
石文雅招呼蒲香停好了车,一溜烟拉着人上楼。
“三妹,你可真厉害,看我婆婆那脸色,嘻嘻嘻,对了,你什么时候买的午餐肉和饼干啊,费那个钱干什么,你来住就住了,最多被说几句,我婆婆那人平时就那样,反正也不痛不痒的。”
蒲香跟着她进了预留出来给儿子石成成睡的空房间,把背了一天的帆布包放下。
一瞬间,蒲香只觉得自己浑身都轻快了。
“就是花一点钱,能买着少说我几句,还不合算?再说了,今晚我还要在你家吃饭呢,总不能真白吃。”
她活动了一下手脚,伸了一个懒腰,心情不错。
石文雅帮着她把包放到矮柜里,顺手给锁了起来,家里儿子、男人,看到个眼生的包肯定会翻,翻出蒲香的内衣内裤什么的就尴尬了。
她倒不觉得蒲香包里有钱。
时间还早,石文雅下楼做饭,蒲香帮着她一起,她烧菜的手艺好,石文雅那是相当清楚的,也不和她客气,就让她掌了勺。
同样就算是炒个青菜,同样没什么油水,蒲香炒出来的就好吃。
也不知道找谁说理去。
时间差不多,石文雅和蒲香在灶房里忙活,她男人、公公也掐着点闲聊回来了。
农闲了,没别的消遣,就是一个小队的人聚在一起闲说话,嗑嗑瓜子,打打牌。
这两男人,加上郁阿宝这个当婆婆的,一起利索地开始喂猪,喂鸡鸭,间或说几句话,拌几句嘴。
蒲香在那里看着,听着,心里想着曾经的自己所求好像也不过就是如此。
可惜。
在石家的这顿晚饭吃得还算愉快,也没有人说起石大富的事。
石文雅的老公和公公都是话不多的人,知道人家小媳妇和男人吵了架,更不会张嘴就劝。
他们作为男同志,不适合说这些,家里有女人,这些话让她们女人自己说去。
不过等到饭吃得差不多,石文雅那儿子石成成下了桌跑出去隔壁找他的小伙伴玩儿,蒲香抓着时机也开了口。
“大妈,我那缝纫机要卖了,折一半的钱,你要么帮我问问有没有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