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补证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她得想想,现在县城最繁华的地段在哪里......在哪里呢......对了,是汽车站那条路!
    其实时代商业街挨着的马路就是车站路。
    这是车站南路,汽车站还有火车站都在车站北路上,距离也就不到两千米。
    她可以先去那里看看。
    后来社会发展得快,小县城都发展得好,她倒是忘了她现在所在的只能算是一个小地方,不是大城市。
    石文雅跟着蒲香一起停下来,前后张望了一下,说:“三妹,你这是准备去逛哪里?是不是记错路了,去东门头的小商品市场,要在刚才那个路口直走,不能拐弯。”
    “东门头的小商品市场?”
    蒲香被这一提,也想起来了,小商品市场确实比商业街先有,原先确实是那里最热闹。
    石文雅点头:“对啊,小商品市场,你要买什么?那里什么都有。”
    蒲香说:“我想看看卖衣服的店。”
    石文雅一听卖衣服,立即就来了精神,无论过几十年,买衣服对于女人的吸引力永远不会消失。
    不管有没有钱买,她都很兴奋地说:“那就去小商品市场,那里有卖衣服的。”
    蒲香很快决定小商品市场她也要去看看,不过她们现在都在车站路上了,车站北路那一片,正好顺路还是先去看一眼。
    一两千米的距离,很快就到了。
    果然,车站北路上要热闹很多,蒲香还看到了经过他们镇子的公交车出站。
    放在几十年后,她们这边最大的优势都还是交通方便,隔壁市就是一线城市,离他们省的省会林市也有直达车,她想要做点什么买卖,都方便得很。
    蒲香招呼了石文雅,两人下了车一起推着走。
    石文雅也很少来县城,一年到头,大概就过年过节来个一回,来了也未必会买东西,这会儿看什么都新鲜。
    “哇,这里有这么多店啊,我一直以为就小商品市场那里人多呢,这里也好多人。”
    “这店都是什么时候开的啊,以前坐公交车来的时候,没看到有这些。”
    “哇,好香!这里好多卖吃的店!那是萝卜丝饼吧,好香好香!”
    蒲香顺着石文雅的手看过去,果然有个中年女人支着个摊子在卖萝卜丝饼。
    “我们去买一个尝尝。”
    她带着人过去,掏钱买了两个。
    可不是香么,现在谁家舍得这么用油,买油还需要用粮油票的年代,炒菜放油都是用小勺子当计量单位,半勺半勺地放。
    面粉裹着萝卜丝,炸成金黄色,装在油纸里,刚拿到嘴边就闻着香味儿了,一口咬下去,外酥里嫩,萝卜的味儿很足,可比后来街上卖的那些好吃多了。
    两人吃得可香,边吃边把这条街都逛了一遍。
    这条街看得出来当初并没有什么规划,店开得都乱,沿街一排房子,前边是店铺,后边是自来水厂和种子公司的办公楼,估计还有别的办公点也在,蒲香看不出来,也记不起来了。
    沿街的店铺有卖盒饭的,卖衣服的,中间夹着卖茶叶的,还有卖鞋袜,卖小百货的,几个出入后边办公楼的弄堂口宽敞点,都开了修车店。
    再过去还有一个洗车场。
    蒲香转悠了一下,大概就看明白了,后来的时代商业街,估计有一部分就是从这里搬过去的。
    这里人流量非常大,汽车站、火车站下来的人,吃饭的,买东西的,一茬接一茬。
    不过看得出来,卖吃食的店生意最好,干这个的店铺数量也最多。
    蒲香要是想做吃食的生意,那这里就是个好地方,不过她现在的计划是做女装,她还是准备去小商品市场看看。
    和石文雅两人推着车走了一圈,最后又回到卖萝卜丝饼的摊子前。
    “大姐,你手艺可真好!”
    这会儿生意不是很忙,老板娘听她开口,也随意接腔。
    “那可不是,我家可就是吃粮食饭的,我男人,我公公,都是厨子。”
    蒲香夸:“这就怪不得了......大姐,我看这里都是卖吃的,只有几家卖服装的,那生意是不是不好啊?”
    老板娘顺着方向看了一眼这边街,说:“可不是,这里来往都是乘客,想买服装的也不会下车看到店就买了,基本上还是会去小商品市场那里......喏,你看那家,门头还是新的,原来就是家卖衣服的,没人要,开不出来就换人了,现在的新老板
    卖面条,生意还不错。”
    正聊着,蒲香又打听了点关于小商品市场的消息,马路对面有好几辆长途车到站,呼啦一下从车站里涌出来一堆人。
    可能是快到中午吃饭的点,人流往她们这边涌。
    有两个男人往萝卜丝饼的摊子靠过来,看他们问价,石文雅就等着老板娘忙完继续和她们说小商品市场的事。
    那两个男人也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